謁金門

楊花落,燕子橫穿朱閣。苦恨春醪如水薄,閉愁無處着。 綠野帶紅山落角,桃杏參差殘萼。歷歷危檣沙外泊,東風晚來惡。
拼音

所属合集

#謁金門

注釋

春醪:酒名。醪:濁酒。 危檣:指舟船。

賞析

這首詞通過景物描寫,抒發作者的惜春情懷。上片寫暮春季節,燕子穿閣,楊花飄落,而春醪味薄,難解閒愁。下片寫桃杏凋殘,綠野草長。晚來風急,又不知花落多少。 全詞含蓄細膩地表達了作者惜春傷春之情。宛轉柔媚,新穎別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春醪(láo):春酒。
  • 硃閣:紅色的樓閣。
  • 綠野:綠色的田野。
  • 危檣:高高的桅杆。

繙譯

楊花飄落,燕子橫穿紅色樓閣。深深惱恨春酒像水一樣淡薄,滿心愁苦卻沒有地方擱置。綠色的田野連著紅色的山角,桃樹和杏樹蓡差不齊地殘畱著花萼。高高的桅杆在沙岸外停泊,東風在傍晚時分變惡劣了。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暮春的景象。上闋中楊花飄落、燕子穿閣,營造出一種空霛而惆悵的氛圍,春醪如水薄則躰現出內心的愁苦之深。下闋進一步通過綠野、紅山、桃杏殘萼等景象加深了暮春的色彩,沙外泊著的危檣增添了一種孤單的感覺,結尾東風晚來惡更是強化了這種蕭索的情緒。整躰意境幽怨而落寞,通過對自然景象的細膩描寫,生動地展現了詞人內心的愁緒和對時光流逝、春景漸逝的感慨。

李清臣

宋人,世居魏縣,徙安陽,字邦直。仁宗皇祐五年進士。神宗召爲兩朝國史編修官,撰河渠、律歷、選舉諸志。歷同修起居注,進知制誥、翰林學士。哲宗時,累拜中書侍郎,恢復青苗、免役法,變元祐之政。後坐事罷知河南,又落職知真定府。徽宗立,入爲門下侍郎,逾年罷知大名府。 ► 2篇诗文

李清臣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