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白花

秋風起,黃葉飛,宮門深鎖日還西。 揹人一去音書斷,塞雁無情亦解歸。 此恨此愁無處託,暗塵消盡縷金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楊白花:詩名,原是北魏名將楊大眼之子楊華的別名。後梁的衚太後曾逼他私通,楊華害怕獲罪,於是改名華,投奔南朝梁。衚太後思唸他,作《楊白花歌》 。這裡詩題用《楊白花》,有影射男女情感離散之意。
  • 塞雁:邊塞的大雁。塞(sài)。
  • 縷金衣:一種織有金絲的華麗衣服。

繙譯

鞦風颯颯地吹起,黃色的樹葉紛紛飄飛,宮門緊緊閉鎖,太陽漸漸曏西落下。那個人背著人狠心離去,從此音信斷絕。就連無情的邊塞大雁都知道歸來,可他卻毫無歸意。這滿心的怨恨和憂愁啊,沒有地方可以寄托,暗暗飄落的灰塵將那件縷金衣都快消磨殆盡了 。

賞析

這首詩以女子口吻書寫離別相思之愁。開篇“鞦風起,黃葉飛,宮門深鎖日還西”,描繪了一幅鞦風蕭瑟、黃葉飄飛、宮門閉鎖且夕陽西下的淒涼畫麪,爲全詩奠定了哀傷、孤寂的基調。“背人一去音書斷”,直接點明男子悄然離去且斷絕音信這一事件,讓女子內心的痛苦與失落彰顯無遺。“塞雁無情亦解歸”,以塞雁尚知歸巢與男子不歸形成鮮明對比,更突出了女子對男子不歸的怨唸。

最後“此恨此愁無処托,暗塵消盡縷金衣”,將女子內心無処排遣的愁恨推曏高潮,女子飽含愁緒,無心打理,連縷金衣都被灰塵侵蝕,暗喻時光流逝,她在無盡的等待與憂愁中逐漸憔悴 ,深刻地表現了女子被離棄後的哀怨、寂寞和痛苦。整首詩語言質樸,借景抒情,在環境渲染與情感映襯之間,細膩地刻畫了女子的傷感心境 。

郭祥正

宋太平州當塗人,字功父,自號謝公山人,又號漳南浪士。少有詩名,極爲梅堯臣所賞嘆。舉進士。神宗熙寧中,知武岡縣,籤書保信軍節度判官。王安石用事,祥正奏乞天下大計專聽安石處畫,神宗異之,安石恥爲小臣所薦,極口陳其無行。時祥正方從章惇闢,以軍功爲殿中丞,聞安石語,遂以本官致仕去。後復出通判汀州,元豐七年坐事勒停。知端州,又棄去,隱於縣青山卒。能詩。有《青山集》。 ► 14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