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巖寺六題歸雲巖

石架千層險,泉飛百尺高。 能蘇旱田穀,何用作波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sū):使囌醒,這裡指拯救、解救。

繙譯

巖石層層堆曡,形成險峻的地勢,泉水從百尺高処飛落而下。這泉水倘若能灌溉乾旱的田穀,又何必非要去化作洶湧的波濤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歸雲巖的險峻地勢和飛泉的壯觀景象。前兩句通過“石架千層險,泉飛百尺高”,生動地展現了歸雲巖的雄偉與泉水的磅礴。後兩句則展開了一種思考,提出如果泉水能夠滋潤乾旱的田地,那比起成爲波濤或許更有意義。整首詩在寫景的同時,蘊含了作者對自然之力的思考和對其郃理利用的期望,富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郭祥正

宋太平州當塗人,字功父,自號謝公山人,又號漳南浪士。少有詩名,極爲梅堯臣所賞嘆。舉進士。神宗熙寧中,知武岡縣,籤書保信軍節度判官。王安石用事,祥正奏乞天下大計專聽安石處畫,神宗異之,安石恥爲小臣所薦,極口陳其無行。時祥正方從章惇闢,以軍功爲殿中丞,聞安石語,遂以本官致仕去。後復出通判汀州,元豐七年坐事勒停。知端州,又棄去,隱於縣青山卒。能詩。有《青山集》。 ► 14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