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臞(qú)仙:舊時借稱身體清瘦而精神矍鑠的老人。
- 鳧(fú):水鳥,俗稱「野鴨」。
- 未央:未盡,未已。
翻譯
淺紅色的荷花綿延十里泛在水上,濃密的綠樹成蔭千章蔽雲。 旁邊沒有凡俗之人的山居小巷,其中有位精神矍鑠的老人散發着一縷清香。 今天晚上還知道是什麼日子呢,我的家鄉終究勝過其他地方。 兩隻野鴨就適合飛上青天,笑着看子孫們快樂沒有盡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優美的景象和一種閒適的心境。詩的前兩句通過描寫荷花和綠樹,展現出大自然的美麗與生機勃勃。「泛水淺紅荷十里,蔽雲濃綠木千章」,色彩鮮明,畫面感強。中間兩句則着重表達了詩人對山居生活的喜愛和對家鄉的讚美。「旁無俗子山居巷,中有臞仙一瓣香」,營造出一種清幽、高雅的氛圍。最後兩句「雙鳧便合青冥上,笑看兒孫樂未央」,表現出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和對子孫幸福的欣慰,充滿了積極向上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陳傅良
宋溫州瑞安人,字君舉,號止齋。以文擅當世,師事鄭伯熊、薛季宣,與張栻、呂祖謙友善。孝宗乾道八年進士。累官通判福州累官至吏部員外郎。輪對極言以愛惜民力爲本。光宗紹熙四年以起居舍人兼權中書舍人。寧宗即位,召爲中書舍人兼侍讀,直學士院,同實錄院修撰。終寶謨閣待制。卒諡文節。爲學自三代、秦漢以下靡不研究。有《詩解詁》、《周禮說》、《春秋後傳》、《建隆編》、《止齋集》等。
► 517篇诗文
陳傅良的其他作品
- 《 和張倅唐英詠梅十四首 》 —— [ 宋 ] 陳傅良
- 《 送趙叔靜教授閩中四首 其一 》 —— [ 宋 ] 陳傅良
- 《 落成王朝奉廟以薄恙不獲預謝劉宰並諸鄉丈五首 》 —— [ 宋 ] 陳傅良
- 《 摺子明提刑自湘中以詩問訊用韻酬之 》 —— [ 宋 ] 陳傅良
- 《 送範大著文叔知彭州 》 —— [ 宋 ] 陳傅良
- 《 送趙叔靜教授閩中四首 其四 》 —— [ 宋 ] 陳傅良
- 《 東陽郭希呂山園十詠清曠亭 》 —— [ 宋 ] 陳傅良
- 《 送楊渭夫入淮 》 —— [ 宋 ] 陳傅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