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聖心:指聖人的思想境界、智慧。
- 淺心:淺薄的心思。
- 聖學:關於聖人的學問、學說,也可理解爲儒家正統學問。
- 禮法:禮儀法度。
- 千五百年:大概指自孔子之後較長的一段時間跨度 。
- 通變:通達變化之理,這裏指對學問隨時代變化而理解、運用。
- 老優遊:過度悠閒,無所作爲。「優遊」意爲悠閒自得。
翻譯
聖人那高深的思想並非能用淺薄的心思去探究的,研習聖人的學問必須專心依據禮儀法度去修行。從孔子之後這長達千五百年的時間裏沒有再出現(如孔子般卓越之人),都是因爲那些研究學問的人雖然明白通變之理卻流於悠閒懈怠、無所作爲。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追求聖學、探尋聖心的深刻見解。首句指出要領會聖人的思想絕非易事,不能心存僥倖或敷衍,需要懷有敬畏和深刻思考。次句強調學習聖人學問的關鍵在於專注和遵循禮法,說明了學習聖學需要嚴謹的態度和遵循一定的規範。 後兩句從歷史角度感慨,自孔子之後很長時間沒有再出現可與孔子比肩之人,原因在於研學者雖懂得學問應隨時代變通,卻沒能真正奮進努力,而是陷入悠閒不作爲之中,體現出作者對當時學者治學態度的憂慮以及對聖學傳承的期望,激勵人們以專心、嚴謹、進取的精神去研究聖人的學問,追求更高層次的智慧和思想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