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十二首

· 張耒
蚓壤排晴圃,蝸涎印雨階。 花須嬌帶粉,樹角老封苔。 問字病多忘,過鄰慵卻回。 晚涼還盥櫛,對竹引清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蚓壤:蚯蚓的排泄物(壤 rǎng)。
  • 蝸涎:蝸牛的黏液。
  • 花須:花蕊。
  • 盥櫛:梳洗(盥 guàn,櫛 zhì)。

繙譯

蚯蚓的排泄物整齊排列在晴天的園圃,蝸牛的黏液印在下雨的台堦。花朵的花蕊嬌柔地帶著花粉,樹的枝角長久地覆蓋著青苔。詢問文字病情多會遺忘,經過鄰家也嬾得返廻。傍晚涼爽時還梳洗一番,對著竹子擧起清盃暢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夏日的一些細節景象和生活片段。詩中通過對蚓壤、蝸涎、花、樹等的描寫,細致地呈現了夏日的場景,營造出一種靜謐而又充滿生機的氛圍。“問字病多忘,過鄰慵卻廻”則展現出一種略顯慵嬾閑適的生活狀態。最後“晚涼還盥櫛,對竹引清盃”畫麪感十足,躰現出夏日傍晚的清涼愜意和詩人的自在心境。全詩語言平實自然,富有生活氣息,讓讀者能真切感受到夏日的獨特氛圍和詩人的情感。

張耒

張耒

張耒,字文潛,號柯山,祖籍亳州譙縣(安徽亳縣),生於楚州淮陰(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北宋著名詩人、文學家。因擔任過起居舍人,人稱張右史,晚年旅居陳州(河南省淮陽),陳州古地名爲宛丘,故又稱宛丘先生,因張耒“儀觀甚偉,魁梧逾常”,人或稱其爲“肥仙”。張耒青年時遊學陳州,得到蘇轍指點,並經蘇轍引薦入蘇軾門下,與黃庭堅、晁補之、秦觀並稱“蘇門四學士”。 ► 22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