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龍洞

· 韋驤
曉過龍洞口,秋雨寒江急。 㸐炬撒星飛,隨風光熠熠。 危閣勢凌空,履滑難擇澀。 特特馬蹄聲,谷虛良易入。 祇恐驚神怪,轟雷起蟠蟄。 豈不念懷安,自公忘岌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㸐(qì):燒火用的柴。
  • 熠熠(yì yì):形容閃光發亮。
  • 蟠蟄(pán zhé):伏匿;潛藏。

翻譯

早晨經過龍洞口,秋雨使得寒江水流湍急。點燃的柴火把像撒落的星星飛舞,隨着火光閃耀發亮。高閣的態勢凌空矗立,道路溼滑難以分辨平坦和險阻。馬蹄聲聲特別清晰,山谷空蕩容易進入。只是害怕驚動神怪,轟鳴聲響起那潛藏的(神怪)。難道不考慮心懷安寧,因奉公而忘記了危險。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過龍洞時的情景與感受。詩中通過對秋雨寒江、閃爍火光、凌空危閣、滑溼道路等景象的描寫,營造出一種神祕而又略帶驚險的氛圍。「祇恐驚神怪」一句更是增添了幾分神祕色彩。同時也表現出詩人因公事而不顧自身危險的精神。整體意境獨特,語言生動形象,在寫景的同時也傳達出詩人內心的一些思緒和情感。

韋驤

宋杭州錢塘人,本名讓,避濮王諱改名,字子駿。仁宗皇祐五年進士。歷福建轉運判官、尚書主客郎中。徽宗建中靖國初,除知明州。以左朝議大夫提舉杭州洞霄宮。工詩文,有《錢塘集》。 ► 11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