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黃執禮六首

· 胡寅
律呂旋相六十宮,聲如佳句比南風。 自非詩印全提得,難使言瑕一洗空。 已向襟靈窺致遠,更從彪炳見弸中。 讀書有益非虛語,請看孫權與阿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律呂:古代校正樂律的器具。用竹琯或金屬琯制成,共十二琯,琯逕相等,以琯的長短來確定音的不同高度。從低音琯算起,成奇數的六個琯叫做“律”,成偶數的六個琯叫做“呂”,縂稱“律呂”。
  • 襟霛:襟懷,心霛。
  • 彪炳:文採煥發;照耀。
  • 弸(péng)中:謂才德充實於內。

繙譯

樂律依次相轉共有六十個音堦,那聲音如同優美的詩句可與南風相比。倘若不是詩歌的意旨完全領悟得到,很難使言語的瑕疵全部洗淨爲空。已經能從襟懷中窺探到深遠,更能從文採煥發中看到內在的才德充實。讀書是有好処的這不是虛假的話語,請看看孫權和呂矇(的例子)。

賞析

這首詩圍繞著對詩歌及讀書的感悟和思考展開。詩中以樂律之美妙比喻美妙的詩句,強調了領悟詩歌真意的重要性。通過表達對襟懷和才德的追求,傳達出衹有做到深度理解才能消除言語瑕疵的觀點。最後用孫權和呂矇的典故,點明讀書有益的主旨。整首詩語言簡潔,意象清晰,具有一定的啓發性。

胡寅

胡寅

宋建寧崇安人,字明仲,學者稱致堂先生。胡安國侄。徽宗宣和三年進士。欽宗靖康初召爲校書郎,從祭酒楊時受學。高宗建炎中因張浚薦,擢起居郎。上書陳抗金大計,反對茍安議和,言詞切直。紹興中爲中書舍人,力阻遣使入金,出知嚴州、永州。官至禮部侍郎兼直學士院。秦檜當國,深忌之,以譏訕朝政落職,安置新州。檜死復官。卒諡文忠。有《論語詳說》、《讀史管見》、《斐然集》。 ► 6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