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昌書事言懷一百韻上運判唐通直

· 張耒
戰國韓餘壤,王畿漢舊京。 南圍山峙秀,東泛洛浮清。 女幾荒遺廟,宜陽認故城。 千秋迷佩玦,百戰有榛荊。 路失三鄉驛,崗餘世祖營。 山疑熊耳甲,墓記赤眉兵。 昌水行宮廢,谷州遺堞傾。 斷壕收劍鏃,耕隴得瑤瓊。 姬冢丘陵抱,韓祠草木平。 傳家亡譜牒,懷德薦牢牲。 峽勢開雙璧,川形畫一枰。 謀臣赤松友,詩客錦囊生。 莽莽繁華盡,悠悠井邑更。 興亡誰與吊,今古一傷情。 官舍連麋鹿,人家雜鼬鼪。 秋心悲杜宇,春候聽鶬鶊。 賓榻無談笑,塵鞍罷送迎。 平池宵檻影,萬竹曉堂聲。 放宕書千卷,棲遲歲再正。 野胥形矍掠,村隸語生獰。 脫粟供朝飯,孤豚計日烹。 里閭輕學校,兒稚駭冠纓。 最苦衝風隧,奔如萬戰輣。 木號驚浪涌,谷震疾雷轟。 日斷蘭香膊,雲藏子晉笙。 村鼙朝坎坎,樵斧暮丁丁。 鬢自年來白,顏因醉後赬。 齋庖誅野菊,幽佩紉秦蘅。 憶昔初知學,時豪計主盟。 討論披石室,咳唾視金籯。 宅與仁爲裏,豐期道可耕。 蕩除秦漢垢,耨摘帝王英。 太史遺重補,騷歌韻再賡。 文潢無逆楫,談陣有降鉦。 戰苦心逾勇,鋒交敵喪勍。 決科聊筮仕,射策偶沽榮。 憔悴官曹冗,艱難禍難嬰。 流年惟涕淚,生事罄瓶罌。 乞米常空釜,烹藜不厭羹。 菅縣長劍澀,衣補舊圖橫。 波浪流萍遠,風霜客雁徵。 憑誰能束縕,請地乞爲氓。 貧賤知何計,飄零復此行。 力微蛛紡織,謀拙繭纏縈。 大府多豪傑,何人問姓名。 採葑甘見棄,連匯敢圖亨。 已分微言默,羞將薄技呈。 清秋回驥首,白日望鵬程。 調拙歌難和,工迂簴未成。 曳裾身阻闊,搔首歲崢嶸。 豈料鹽車困,親逢伯樂評。 屬文慚賈誼,受璧過虞卿。 夙昔傾賢譽,清時仰慶閎。 霜威留陛闥,忠望在寰瀛。 大澤疏源厚,明公蘊德宏。 高文千錦麗,奧學萬箱贏。 前歲趨畿尉,青衫拜使旌。 心將言並厚,事與意俱誠。 毫髮聰明到,錙銖藻鑑精。 威嚴消隱慝,惠澤舞孤煢。 爽氣開秋鑑,清談扣佩珩。 霜空掛銀漢,仙露照金莖。 偉量謙常過,剛腸枉必爭。 川舟歸巨涉,天柱入高擎。 鱣墮開佳兆,經傳有舊黌。 簪纓光故物,堂構疊高甍。 顧步丹霄近,聯綿盛事並。 人間望鴻鵠,海浪引鯤鯨。 百吏瞻儀矩,連城受使令。 晏邊爭羨慕,膺御有光晶。 報國求賢急,搜才薦牘盈。 蒐羅歸掌握,輕重付權衡。 律變遭寒黍,春催隱谷嚶。 陶埏皆作器,枯槁亦抽萌。 量度分尋尺,題評盡甲庚。 念勤寬僕僕,恤疾救煢煢。 合沓皆宗薦,綿蠻不嘆鶯。 羈鴻安肅肅,微草獲菁菁。 哲匠深垂獎,非才惕自驚。 厚恩山岌嶪,高致玉錚鍠。 效報期銘骨,存誠過食蘋。 庶幾鳴缶盎,萬一助韺䪫。 自古求知重,從來顧己輕。 木欣辭爨燼,珠喜辨魚睛。 嘆慕身當銳,軒昂目暗瞠。 自存心鐵石,敢廢力蚊虻。 荒學重裨緝,繁文自補撐。 朝披枯竹簡,夜守短燈檠。 養木經荒圃,疏泉久涸泓。 博兼終氏鼠,禮問叔孫櫻。 陋每輕樊子,勤將比老彭。 中庸期慥慥,言行敢硜硜。 積累功成垤,輝華秀髮瑩。 辛勤施耨穫,逸樂薦粢盛。 戴德千鈞重,撫躬方寸明。 登臨感身世,踊躍望門楹。 窮谷陰多雨,清溪晚放晴。 優遊探物象,瀟灑付杯觥。 耿耿馳千里,區區布一鳴。 願回韶濩聽,聊奏鐵錚錚。
拼音
張耒

張耒

張耒,字文潛,號柯山,祖籍亳州譙縣(安徽亳縣),生於楚州淮陰(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北宋著名詩人、文學家。因擔任過起居舍人,人稱張右史,晚年旅居陳州(河南省淮陽),陳州古地名爲宛丘,故又稱宛丘先生,因張耒“儀觀甚偉,魁梧逾常”,人或稱其爲“肥仙”。張耒青年時遊學陳州,得到蘇轍指點,並經蘇轍引薦入蘇軾門下,與黃庭堅、晁補之、秦觀並稱“蘇門四學士”。 ► 22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