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江瞻道

· 張耒
我行於四方,其所急者友。 嗚呼得之難,百不一邂逅。 人心不可齊,若十指於手。 隨其短與長,亦各有所取。 剛或硬而折,柔有弱而僕。 質良文不揚,中美外莫副。 寬壺泛以枵,狹盎迫而陋。 此猶其大概,瑣瑣難悉究。 譬如選長材,棄百不一有。 其間雖得之,猶或煩矯揉。 我友居淮濱,飲德悉自幼。 豈期羈旅間,乃獲聞謦欬。 嗟君如美玉,外徹中乃厚。 埋藏困塵埃,要以不可垢。 他人十不一,子乃得八九。 餘虧能幾何,不待勉而就。 乃知昔求艱,特以見未久。 但憂奔莫及,敢憚喘而走。 我心子所知,濩豁無所囿。 是以行於世,往往得嘲詬。 人才如其面,不自知好醜。 立之明鑑前,乃見其可否。 子於我無嫌,告我當苦口。 惟我於改過,竊不敢自後。 嗟予迫飢寒,子亦仰五斗。 何當兩有歸,投老作鄰叟。
拼音
張耒

張耒

張耒,字文潛,號柯山,祖籍亳州譙縣(安徽亳縣),生於楚州淮陰(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北宋著名詩人、文學家。因擔任過起居舍人,人稱張右史,晚年旅居陳州(河南省淮陽),陳州古地名爲宛丘,故又稱宛丘先生,因張耒“儀觀甚偉,魁梧逾常”,人或稱其爲“肥仙”。張耒青年時遊學陳州,得到蘇轍指點,並經蘇轍引薦入蘇軾門下,與黃庭堅、晁補之、秦觀並稱“蘇門四學士”。 ► 22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