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韻子

· 張先
鳴鞘電過曉闈靜。斂龍旗風定。鳳樓遠出霏煙,聞笑語、中天迥。 清光近。歡聲竟。鴛鴦集、仙花鬥影。更聞度曲瑤山,升瑞日、春宮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鳴鞘(míng shāo):揮動馬鞭發出的響聲。
  • 曉闈:早晨的考場。闈,考場。
  • :收起。
  • 龍旗:繪有龍的旗幟。
  • 鳳樓:這裏指宮中的樓閣。
  • 霏煙:雲煙瀰漫的樣子。
  • 中天:高空。
  • (jiǒng):遙遠。
  • 度曲:作曲,唱歌。
  • 瑤山:傳說中的仙山,這裏指優美的樂曲如來自仙山。

翻譯

馬鞭揮動的響聲如閃電般劃過,清晨的考場變得安靜下來。收起龍旗,風也停息了。遠處的宮樓從迷濛的煙霧中顯現出來,聽到歡聲笑語,在高遠的天空中迴盪。

清朗的光輝臨近。歡樂的聲音不斷。鴛鴦聚集在一起,仙花的影子相互交錯。更聽到從如仙山般的地方傳來的動人樂曲,祥瑞的日光升起,春宮永遠充滿歡樂。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宮廷中的景象,充滿了歡樂、祥瑞的氣氛。上闋通過「鳴鞘電過」「曉闈靜」「斂龍旗風定」等描寫,展現出一種秩序井然的場景,隨後引出遠處宮樓中的歡聲笑語,營造出高遠、神祕的氛圍。下闋進一步描寫了宮廷中的美好景象,如「清光近」「歡聲竟」「鴛鴦集」「仙花鬥影」,展現出宮廷的繁榮和歡樂。最後提到的「度曲瑤山」更是增添了一種超凡脫俗的美感,「升瑞日、春宮永」則表達了對宮廷美好、永恆的祝福。整首詞用詞華麗,意境優美,將宮廷中的歡樂祥和氛圍表現得淋漓盡致。

張先

張先

張先,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聖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遊。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 ► 1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