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張簿韻

· 張嵲
平昔志升車,年來但芒屨。 前旬返城邑,宵旦未踰數。 及茲復入山,始覺離亂苦。 行行望遠峯,山村猶幾許。 風清初戒寒,雲垂欲收雨。 羸馬尚嘶林,吾行已遵渚。 茂樹曩堪攀,澄潭今可俯。 秋意滿山川,微煙澹村塢。 經過竹籬側,倦極欣一語。 三鍾應昔志,一室固堪處。 去留非本心,偶地因爲主。 野屋盡茅茨,山田多瘠滷。 菽粟工療飢,薯蕷行堪煮。 一水可乘流,從公公莫禦。
拼音
張嵲

張嵲

宋襄州襄陽人,字巨山。徽宗宣和三年以上舍選中第。高宗紹興五年召對,疏稱宜固守待變,又言荊、襄、壽春當擇良將勁兵戍之。除祕書省正字。次年地震,奏請薄賦安民。七年,遷著作郎,請選儒臣爲蜀、荊、襄帥。旋因牽連刊改《神宗實錄》罪,出任福建路轉運判官,覆上書極論朋黨之害。金人背盟,爲秦檜畫策草檄。擢中書舍人,升實錄院同修撰,尋被万俟劾罷。起知衢州,除敷文閣待制,爲政頗嚴酷。秩滿,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工詩文,有《紫微集》。 ► 6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