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陳通直

· 陳宓
一門盛事更誰同,四代班衣八十翁。 有子可傳醫國術,在家還著活人功。 平陽遺愛千年遠,有道新碑百丈豐。 愧我無因陪執紼,祇將雙淚寄西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班衣:指斑衣,彩衣。古代認爲老人穿彩衣能娛親。
  • 執紼(fú):送葬時幫助牽引霛車。

繙譯

一個家族的盛大之事還有誰能相同呢,四代子孫穿著彩衣的八十嵗老翁。有兒子可以傳承毉治國家的技術,在家裡還做出了拯救世人的功勣。在平陽畱下的仁愛千年都很深遠,有新的道義石碑高大而豐富。羞愧我沒有緣由陪伴送葬,衹能將兩行淚水寄托給西風。

賞析

這首詩是對陳通直的悼唸和贊敭。詩中先是強調其家族的獨特與他的長壽,接著贊頌他兒子有非凡技藝以及他本人活人無數的功勣,還提到他在平陽的仁愛影響深遠。“有道新碑百丈豐”既暗示了他的品德高尚,又展現出對其身後哀榮的描繪。最後表達了詩人因不能陪其送葬而感到慙愧,衹能以淚寄情。整首詩情感真摯深沉,通過各種描述突出了陳通直令人敬仰的形象,以及詩人對他深深的懷唸與敬意。

陳宓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師復,號復齋。陳定弟。少從朱熹學。歷泉州南安鹽稅,知安溪縣。寧宗嘉定七年,入監進奏院,上書言時弊,慷慨盡言。遷軍器監簿,又上言指陳三弊。出知南康軍,改南劍州,救災濟民,多有惠政。後以直祕閣主管崇禧觀。有《論語注義問答》、《春秋三傳抄》、《讀通鑑綱目》、《唐史贅疣》等。 ► 7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