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涇州審言其二

漢家舊日回中路,天子新除太守行。 牙將握刀趨遠驛,羌人下馬拜高旌。 雲間白草開邊隴,山上朱樓壓郡城。 勇脫區區簿書內,壯心應欲請長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涇州:今甘肅涇川縣北。
  • 審言:人名。
  • 牙將:古代一種軍銜。
  • :任命官職。
  • 長纓:長繩子,這裏指博取功名。

翻譯

漢朝昔日返回的中路,天子新任命的太守出行。牙將握着刀奔向遠方的驛站,羌人下馬對高高的旗幟行禮。雲間的白草在邊境的田壟上盛開,山上的紅色高樓壓住郡城。勇敢地脫離那區區的文書簿冊之內,壯志雄心應該是想要去博取功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友人赴任涇州時的情景。首聯交代背景,新任太守踏上征程。頷聯通過牙將和羌人的舉動,展現出一種威嚴莊重的氛圍。頸聯描寫自然景色和郡城景象,展現出該地的獨特風貌。尾聯則凸顯友人的壯志豪情,不甘心只侷限於文牘事務中,而是渴望有所作爲、建立功勳。全詩氣勢不凡,既描繪了壯闊的景象,又表達了對友人的祝福與期許,富有豪邁之氣。

梅堯臣

梅堯臣

梅堯臣,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給事中梅詢從子。初以恩蔭補桐城主簿,歷鎮安軍節度判官。於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爲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爲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爲詩主張寫實,反對西昆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爲宋詩的“開山祖師”。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併爲《孫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詩小傳》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