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逸老以仿石鼓文見遺因呈祭酒吳公

石鼓作自周宣王,宣王發憤蒐岐陽。 我車我馬攻既良,射夫其同弓矢張。 舫舟又漁鱄鱮魴,何以貫之維柳楊。 從官執筆言成章,書在鼓腰鐫刻臧。 歷秦漢魏下及唐,無人著眼來形相。 村童戲坐老死喪,世復一世如鳥翔。 唯聞元和韓侍郎,始得紙本歌且詳。 欲以氈苞歸上庠,大官媕阿駝肯將。 傳至我朝一鼓亡,九鼓缺剝文失行。 近人偶見安碓牀,亡鼓作臼刳中央。 心喜遺篆猶在傍,以臼易臼庸何傷。 以石補空恐舂樑,神物會合居一方。 雷氏有子胡而長,日模月仿志暮強。 聚完辨舛經星霜,四百六十飛鳳皇。 書成大軸綠錦裝,偏斜曲直筋肯藏。 攜之謁我巧趨蹌,我無別識心徬徨。 雖與乃父非故鄉,少與乃父同杯觴。 老向太學鬢已蒼,樂子好古親縑箱。 誰能千載師史倉,勤此冷淡何肝腸。 而今祭酒裨聖皇,五經新石立兩廊。 我欲效韓非癡狂,載致出關無所障。 至寶宜列孔子堂,固勝朽版堆屋牆。 然須雷生往度量,登車裹護今相當。 誠非急務煩紀綱,太平得有朝廷光。 山水大字輦已嘗,於此豈不同秕糠。 海隅異獸乘舟航,連日道路費芻糧。 又與茲器殊柔剛,感慨作詩聊激昂。 願因諫疏投皁囊,夜觀奎壁正吐芒。 天有河鼓亦焜煌,持比負鼎幹成湯。
拼音
梅堯臣

梅堯臣

梅堯臣,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給事中梅詢從子。初以恩蔭補桐城主簿,歷鎮安軍節度判官。於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爲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爲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爲詩主張寫實,反對西昆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爲宋詩的“開山祖師”。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併爲《孫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詩小傳》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