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叔請賦車螯
素脣紫錦背,漿味壓蚶菜。
海客穿海沙,拾貯寒潮退。
王都有美醞,此物實當對。
相去三千里,貴力致以配。
翰林文章宗,炙鮮尤所愛。
旋坼旋沽飲,酒船如落埭。
殊非北人宜,肥羊啖臠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車螯(chē áo)**:一種海產貝類。
- 素唇紫錦背:車螯白色的外殼邊緣像嘴唇,背部有着紫錦般的顏色。
- 漿味:指車螯肉的汁水味道。
- 蚶(hān)菜:用蚶子做的菜。蚶,海產貝類,肉味鮮美。
- 海客:海邊的漁人。
- 王都:京城。
- 美醞:美酒。
- 貴力:花大力氣。
- 翰林文章宗:這裏指歐陽修,歐陽修曾任翰林學士,在文壇地位極高,是文章大家。
- 炙鮮:烤新鮮的(車螯)。
- 旋坼(chè)旋沽飲:一邊打開(車螯)一邊買酒來喝 。坼,打開。沽,買。
- 酒船:大酒杯。
- 落埭(dài):形容像從堤岸上掉落一樣快速。埭,土壩。
- 殊非:實在不是。
- 啖(dàn)臠(luán)塊:吃切成塊的肥羊肉。啖,吃;臠,切成小塊的肉。
翻譯
車螯有着白白的邊緣和紫錦般的背部,它的汁水鮮美,口味遠壓蚶菜。海邊的漁人在退潮後的海沙裏挖掘,把它們一一拾起來收藏。京城有美味的佳釀,這車螯正適合與它相配。然而車螯產地與京城相去三千多里,得費很大的力氣才能將它運來配上美酒。翰林歐陽修是文壇的宗師,尤其喜愛烤新鮮的車螯。一邊打開車螯的殼一邊買酒痛飲,那大酒杯中的酒就像在堤壩上傾瀉一樣不斷下肚。不過這東西實在不適合北方人,北方人還是更喜愛吃那切成塊的肥羊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種海產美食——車螯。詩的開篇通過對車螯外形「素唇紫錦背」的細緻描寫以及「漿味壓蚶菜」突出其味道鮮美,讓讀者對車螯有了直觀的印象。接着敘述了海客採集車螯的過程,以及它被運到京城與美酒相配的情形 ,凸顯了車螯這種海鮮在當時的珍貴。詩中特別提到歐陽修這位文壇大家對炙鮮車螯的喜愛,通過「旋坼旋沽飲,酒船如落埭」的生動描寫,展現出歐陽修品嚐車螯時的暢快淋漓。同時,詩人又將車螯與北人喜愛的肥羊肉進行對比,在地域飲食差異的描繪中,使詩歌的內涵更加豐富,展現了不同地域飲食文化的特點,也從側面反映出當時人們對美食的追求以及不同地域文化間的差異與交融,語言平實但描繪細膩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