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沈比部江州齊雲樓

遠目不高不可極,朱樓要與浮雲齊。 江流萬古平泱莽,山雨一過寒悽迷。 賈客檣下望吹笛,漁郎浦前看斷霓。 佽飛射蛟水花伏,高士種柳煙條低。 羣雁有時至自北,洪潮到此不更西。 君家隱侯有八詠,風雅未盡留人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沈比部:人名。
  • 江州:今江西九江。
  • 泱莽(yāng mǎng):廣大貌。
  • 佽飛(cì fēi):古代楚國的勇士。
  • 隱侯:南朝梁沈約,諡爲隱侯。

翻譯

向遠方眺望,目光所及並不高遠沒有盡頭,紅色的樓閣想要與浮雲相平齊。江水流動萬古永遠那麼廣闊浩渺,山雨過後一片寒冷又悽清迷惘。商人在船的桅杆下望着吹笛,漁夫在浦口前看着斷裂的彩虹。楚國勇士射蛟使得水花潛伏,高尚之士栽種的柳樹煙條低垂。羣雁有時候從北方飛到這裏,洪水的浪潮到這裏就不再往西去。您家的隱侯沈約有八詠詩,風雅之事還沒有盡,留待他人來題詩。

賞析

這首詩圍繞江州的齊雲樓展開描繪,先寫樓之高遠,以及周圍的江景、山景,展現出開闊又有些清冷的氛圍。接着通過賈客、漁郎、佽飛、高士等形象的描述,使畫面變得豐富生動。又描寫了羣雁和洪潮,進一步增添了自然元素。最後提及沈約以及留題的事,增添了文化內涵。全詩意境開闊,通過對多種景象和人物的呈現,使得齊雲樓的形象與氛圍躍然紙上,也體現出對這座樓所蘊含的文化意義的重視。

梅堯臣

梅堯臣

梅堯臣,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給事中梅詢從子。初以恩蔭補桐城主簿,歷鎮安軍節度判官。於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爲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爲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爲詩主張寫實,反對西昆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爲宋詩的“開山祖師”。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併爲《孫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詩小傳》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