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理稼

稂莠日已長,匆匆芟薙初。 來時露沾屩,歸去月侵鋤。 一腹餒猶甚,百骸勤有餘。 吾無力耕苦,謬讀古人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稂莠:稻田中的雜草,這裏泛指田間雜亂生長的作物。
  • 芟薙:割除或修剪(草木)。
  • :草鞋。
  • 侵鋤:月光照射到鋤頭,形容農事勞動直到天晚。
  • :飢餓。
  • :身體。
  • :錯誤,這裏是自謙的說法。

翻譯

田裏的雜草一天天地瘋長,農民們匆忙地開始除草。勞作時,早晨露水打溼了他們的草鞋,等回到家,月亮已經高掛,鋤頭還沾着月光。儘管肚子還是空的,但全身的疲憊卻無法掩蓋他們勤勞的痕跡。我沒有足夠的力氣去耕田受苦,卻錯誤地沉迷於閱讀古人的書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農人辛勤勞作的情景,通過對比藜莠的肆意生長與農夫的辛勤除草,體現出農人的堅韌和勤勞。詩人以自身的無力耕田,反襯出讀書人對農事的無知,表達了對自己過於專注於書本學習,而未能親身參與勞動生活的反思。詩中流露出的是一種深沉的生活哲理,即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以及對勞動者深深的敬意。

梅堯臣

梅堯臣

梅堯臣,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給事中梅詢從子。初以恩蔭補桐城主簿,歷鎮安軍節度判官。於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爲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爲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爲詩主張寫實,反對西昆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爲宋詩的“開山祖師”。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併爲《孫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詩小傳》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