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臨淄公薨

至和癸巳十二月兮,友人語我火犯房。芒射鉤鈐而拂上相兮,禍非弼臣誰可當。 昨日聞太宰悟天道而畏忌兮,歸臥其第三拜章。 太宰既不得請而賜黃金百兩以爲壽兮,諫官御史猶擊強。 明年孟陬臨淄公薨兮,果然邦國橈棟樑。 豈無神醫善藥以起疾兮,固知稟命有短長。公自十三歲而先帝兮,謂肖九齡宜相唐。 後由石渠鳳閣禁林以登樞兮,俄佩相印居廟堂。 出入藩輔留守兩都兮,其民詠歌盈康莊。官爲喉舌勳爵一品兮,經筵講義尊蕭匡。 年逾順耳不爲夭兮,文字百卷存縑箱。子孫侁侁同雁行,二女貴婿富與楊。 未知歸葬何土鄉,臨川松柏安可忘。我爲故吏摧肝腸,灑淚作雨春悲涼。 精魄其歸於天乎,必爲星宿還高張。骨肌其歸於土乎,必爲蕙芷不滅香。 墓碑墓銘誰能盡其美,我爲欲傳萬古須歐陽。
拼音
梅堯臣

梅堯臣

梅堯臣,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給事中梅詢從子。初以恩蔭補桐城主簿,歷鎮安軍節度判官。於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爲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爲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爲詩主張寫實,反對西昆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爲宋詩的“開山祖師”。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併爲《孫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詩小傳》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