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夜偶成

悲秋容易到重陽,節物相催黯自傷。 有酒有花翻寂寞,不風不雨倍凄凉。 依依水郭人如雁,戀戀寒衣月似霜。 差喜衰親話眞切,一燈滋味異他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重九:即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
  • 節物:各個季節的風物景色。
  • :黯然,沮喪的樣子。
  • :外城。

翻譯

悲傷秋天總是容易就到了重陽節,季節景物相互催促令人黯然神傷。有酒有花卻反而更覺寂寞,既沒有風也沒有雨卻倍加淒涼。那依傍水畔外城的人如同大雁,戀念寒衣時月光好似寒霜。稍微值得欣喜的是和衰老的親人話語真摯親切,一盞燈的感覺與在他鄉很不一樣。

賞析

這首詩圍繞重陽節展開,描繪了詩人在這個節日裏的種種感觸。詩中通過「悲秋」「黯自傷」等表達出一種憂傷情緒,「有酒有花翻寂寞」「不風不雨倍淒涼」以強烈的對比突出了內心的孤獨與淒涼。「依依水郭人如雁」將人比作孤雁,更增添了飄零之感。然而,與親人真切的交談又給詩人帶來一些安慰。整體氛圍較爲蕭瑟、感傷,但也有親情帶來的溫暖。此詩情景交融,細膩地表達了詩人佳節在外的複雜心境。

黃景仁

黃景仁

黃景仁,清代詩人。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四歲而孤,家境清貧,少年時即負詩名,爲謀生計,曾四方奔波。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後授縣丞,未及補官即在貧病交加中客死他鄉,年僅35歲。詩負盛名,爲“毗陵七子”之一。詩學李白,所作多抒發窮愁不遇、寂寞悽愴之情懷,也有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詩極有特色。亦能詞。著有《兩當軒全集》。 ► 1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