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寄左二杏莊 其二

邅回達長夜,歡讌時耿耿。 層城匪追越,廣陌交馳騁。 揮觴送白日,流連逐光景。 修軒俯河梁,落月度帆影。 翦燭未及短,別離甫在頃。 林猿向晨悲,露鶴入宵警。 寸襟隔千里,端憂各延頸。 長此空中書,淚下如縻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zhān):徘徊不進。
  • 耿耿:煩躁不安,心事重重。
  • 層城:古代神話中崑崙山上的高城。
  • :同「非」。
  • 廣陌:大路。
  • 河梁:橋樑。

翻譯

長久地徘徊直到長夜,歡宴時也是心緒不寧。層層的城闕無法追越,廣闊的大路上肆意馳騁。舉起酒杯送別白日,留戀追逐着時光。高高的軒亭俯視着河上的橋樑,落下的月亮照着帆船的影子。才剪完燭花還沒覺得短,離別卻剛剛發生在片刻之間。林中的猿猴在早晨悲啼,露天的仙鶴在夜裏警醒。小小的心懷隔着千里,深深的憂愁各自引頸盼望。總是這樣沒有音信,淚水流下如同那繮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與友人分離前後的情景與心境。開頭通過「邅回」「耿耿」表現出心中的糾結煩亂,接着寫在城中及大路上的活動,如送白日、逐光景等,營造出一種時光流轉之感。「修軒俯河梁」等句通過景物描寫增添了一些淒涼氛圍。「剪燭未及短,別離甫在頃」突出了離別之突然。後面藉助猿猴、仙鶴來烘托內心的悲愁。最後表達因長久分別而落淚,字裏行間滿是對友人的思念與牽掛。整體情感真摯深沉,情景交融,通過細膩的描寫傳達出離別的苦痛和思念之濃。

黃景仁

黃景仁

黃景仁,清代詩人。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四歲而孤,家境清貧,少年時即負詩名,爲謀生計,曾四方奔波。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後授縣丞,未及補官即在貧病交加中客死他鄉,年僅35歲。詩負盛名,爲“毗陵七子”之一。詩學李白,所作多抒發窮愁不遇、寂寞悽愴之情懷,也有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詩極有特色。亦能詞。著有《兩當軒全集》。 ► 1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