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釣臺

上者為靑雲,下者為朽壤。 立足一不堅,千古徒悵懩。 先生際中興,空山寄偃仰。 乾坤自清寧,道不與消長。 釣臺高峨峨,江水平如掌。 其下多估帆,鶩利日來往。 未知此中人,見亦作何想。 而我適過之,輕風吹五兩。 彌望烟雲深,高吟眾山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朽壤:腐土。
  • 悵懩(yàng):惆悵。
  • 偃仰:安居,遊樂。
  • 峨峨:高峻的樣子。
  • 五兩:古代的一種測風儀器,這裏指風。

翻譯

高的成爲青雲,低的成爲腐土。立足如果不堅固,千古都只有惆悵。先生處於國家中興之時,在空山寄託安居遊樂。天地自然清寧,道不會有消長變化。釣臺高高聳起,江水水平如手掌。它的下面有很多商船,爲追逐利益每天來來往往。不知道這當中的人,看到會作何感想。而我恰好經過這裏,輕風吹動着五兩。放眼望去煙雲深遠,高聲吟唱衆山迴應。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釣臺及其周圍景色的描繪,表達了對人生興衰、自然之道的思考。詩中把不同的境遇比作青雲和朽壤,強調立足的重要性,又以釣臺的高大和江水的平靜象徵自然的恆常。下面來來往往追逐利益的商船與上面的寧靜形成對比。作者經過此地時的感悟和吟唱,更增添了一種超然物外的意境。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優美,既有對世俗的觀照,也有對自然和人生的哲思。

黃景仁

黃景仁

黃景仁,清代詩人。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四歲而孤,家境清貧,少年時即負詩名,爲謀生計,曾四方奔波。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後授縣丞,未及補官即在貧病交加中客死他鄉,年僅35歲。詩負盛名,爲“毗陵七子”之一。詩學李白,所作多抒發窮愁不遇、寂寞悽愴之情懷,也有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詩極有特色。亦能詞。著有《兩當軒全集》。 ► 1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