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裛(yì)**:通「浥」,沾溼。
翻譯
蟋蟀在臺階下啼鳴,樹葉飄落在井欄邊,秋天的月亮依然來照着人的身影。華麗的被子和輕柔的帷幕,卻讓人愁嘆夜如此漫長,翠綠的衣帶因爲憂愁而消瘦斷裂,就如同那並蒂的鴛鴦被分開。幽靜的蘭花沾着露珠,露珠白白亮亮的,花零落了,花香消散,只能埋葬花的殘骨。秋夜深深,天氣寒冷,有誰會來憐惜呢?真想知道你在這時候是不是也還未曾入眠。
賞析
這首《秋夜曲》描繪出一幅清冷孤寂的秋夜圖。開篇以「蟋蟀啼階葉飄井」描繪外界的秋景,營造出蕭瑟淒涼的氛圍。緊接着「秋月還來照人影」,月照人影,孤獨之感油然而生。「錦衾羅帷愁夜長」通過精美環境與內心憂愁的對比,突出長夜難捱。「翠帶瘦斷雙鴛鴦」以形象的描寫,暗示主人公因愁而消瘦以及與所愛之人分離的痛苦。幽蘭沾露、落花埋葬的描寫,既增添了秋景的悽美,也象徵着美好事物的消逝。結尾「秋深夜冷誰相憐,知君此時眠未眠」直抒胸臆,在冷寂秋夜,表達出對所思之人深深的牽掛和無人憐惜自己的寂寥。全詩情景交融,細膩地刻畫出主人公在秋夜的複雜情感,充滿了哀怨憂愁的韻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