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竹圖爲金光祿素中題
註釋
{ 嘉植:美好的植物。(「嘉」,jiā,美好) 祥鸞:象徵吉祥的神鳥。 游龍:這裏指如游龍般的形態。 翩翩:形容輕快地飛舞或舉止灑脫的樣子。 雁行:像大雁飛行一樣,比喻兄弟有序。 斯盛:如此興盛。 椽(chuán):放在檁上架着屋頂的木條。 誦風詩:誦讀《詩經·國風》中的詩歌。 葛藟(lěi):一種藤本植物。(「藟」,lěi,藤) 河漘(chún):河邊。(「漘」,chún,水邊) 束楚:一捆荊條。 揚水:河流名。 杕杜(dì dù):孤立的樹木。(「杕」,dì,樹木孤立的樣子) 滑滑:茂盛的樣子。 棠棣(dì):木名,常用來比喻兄弟。(「棣」,dì) 靴靴:草木茂盛的樣子。 蕙(huì):一種香草。 韶濩(hù):泛指宮廷音樂。(「濩」,hù) 壎(xūn):古代用陶土燒製的一種吹奏樂器。 遑(huáng):閒暇,空閒。 }
翻譯
{ 修竹本是美好的植物,一根竹子能生出百叢。上邊的樹枝上棲息着吉祥的鸞鳥,下邊的根像游龍般盤繞。金家三兄弟,友愛出於天性。他們舉止灑脫,像大雁飛行般有序,也如竹子般興盛。因此取用竹子的寓意,親手栽種成林。林中有幾間房屋,他們一起坐在那裏聯句吟詩。回憶往昔誦讀《風詩》,沒有探究到作詩的主旨。葛藟生長在河邊,一捆荊條漂流在揚水河中。孤立的樹木葉子茂盛,棠棣花開得繁茂。也許這是用草木作比喻,在這方面怎能缺少呢?您於是擴展了詩的意義,作了這幅叢竹圖。竹子因叢聚而更加繁茂,叢聚使竹子不孤單。我爲徵引竹子的典故,在開元年間有這樣的舊事:宮苑中有數十叢竹子,竹筍彼此不相分離。有感於它們共同生長的心意,給竹子命名並賦予意義。它們生長在帝王家,難道與士大夫有不同嗎?日後談及孝和慈,不同的軌跡也有相同的旨歸。才知道這幅圖的創作,用意與古人的期望相符。田氏兄弟自稱同根,謝家兄弟作賦描述枝條。那些美好的言辭與之相比,在這幅圖中都成了濫詞。何況您兄弟之間,不像衆人所遇到的那樣。您展示給我如《華萼篇》般的美好,勝過那連珠樹。梧桐能識得同類的徵象,杞梓重視文名和聲譽。會看到從嶰谷選取的良材,名聲遠揚如奏起韶濩之樂。展開圖畫思緒不止,更讓我長久嘆息。譬如那獨生的竹子,孤獨的身影誰來庇護?轉而感傷末世風俗的敗壞,根源被損害在萌芽之時。不要爲豆萁相煎而悲哀,不要怪梅花之歌的悲涼。同氣連枝尚且如此,又何況其他呢?我希望世上的人,家中都有一叢竹子。讓人們看到枝葉繁茂,相互之間心生感動。更吹奏起如竹般的音樂,壎和笛相互應和。再三感嘆後還給您這幅圖,這個願望如何能滿足呢? }
賞析
{ 這首詩以叢竹爲喻,讚揚了金家三兄弟的友愛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世間友愛、和諧的嚮往。詩中通過描繪竹子的生長形態和寓意,以及引用諸多與植物相關的典故,如葛藟、束楚、杕杜、棠棣等,來闡述兄弟之間的情誼和人世間的道理。作者認爲金家三兄弟的友愛如同叢竹一般,相互依存,共同繁榮。同時,詩中也對末世風俗的敗壞表示了感慨,強調了保持友愛、和諧的重要性。整首詩語言優美,用典豐富,意境深遠,既有對美好情感的讚美,也有對現實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