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稚存話舊 其一

如猿噭夜雁噑晨,翦燭聽君話苦辛。 縱使身榮誰共樂,已無親養不言貧。 少年場總删吾輩,獨行名終付此人。 待覓他時養砂地,不辭暫踏軟紅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稚存:洪亮吉的字。
  • (jiào):古同「叫」,呼喊,鳴叫。
  • (háo):野獸吼叫。

翻譯

像猿在夜裏鳴叫像雁在早晨嚎叫,剪着燭火聽你訴說着艱辛痛苦。即使自身榮耀又有誰能一起快樂呢,已經沒有了親人奉養就不再說貧窮。少年的場所總是排斥我們這輩人,孤獨前行的名聲最終落在這個人身上。等待尋找其他時候適宜隱居的地方,不推辭暫時踏入這繁華塵世。

賞析

這首詩抒發了詩人與友人話舊的感慨。首聯營造了一種夜晚淒涼的氛圍,通過猿和雁的鳴叫來映襯與友人交流的情境。頷聯寫出了即使可能獲得榮光但沒有親人分享的孤獨,同時也體現了對生活艱辛的無奈。頸聯表達了自己這輩人在少年場中的失意,而孤獨前行的形象。尾聯展現了對未來的一種期待和暫時容忍塵世紛擾的心態。整首詩情感真摯,在與友人的對話中盡顯內心的坎坷複雜,透露出一種對人生的思考和感嘆。

黃景仁

黃景仁

黃景仁,清代詩人。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四歲而孤,家境清貧,少年時即負詩名,爲謀生計,曾四方奔波。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後授縣丞,未及補官即在貧病交加中客死他鄉,年僅35歲。詩負盛名,爲“毗陵七子”之一。詩學李白,所作多抒發窮愁不遇、寂寞悽愴之情懷,也有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詩極有特色。亦能詞。著有《兩當軒全集》。 ► 1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