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無變求詩

· 王質
十年慘淡經營處,一點青熒燈火知。 平日詩從天外得,只今天外總無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慘淡經營:原指動筆之前的精心構思,現形容苦心籌劃,營謀某事。(「慘」讀作「cǎn」;「淡」讀作「dàn」;「經」讀作「jīng」;「營」讀作「yíng」)
  • 青熒:青光閃映貌,此處指微弱的燈光。(「青」讀作「qīng」;「熒」讀作「yíng」)

翻譯

經過十年的苦心籌劃與用心經營的地方,只有那一點微弱的燈火知曉。 平日裏的詩作好似從天外獲取,只是如今天外總歸是沒有詩了。

賞析

這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沉。首句「十年慘淡經營處,一點青熒燈火知」,通過「十年」和「慘淡經營」,表現出作者在創作道路上的艱辛付出,而「一點青熒燈火知」則以一種孤獨而堅定的氛圍,暗示了作者的執着與堅守。尾句「平日詩從天外得,只今天外總無詩」,富有哲理,表達了作者對創作靈感的思考,也許是作者在某個時刻感到靈感的枯竭,又或許是對某種創作境界的追求與困惑。整首詩在簡潔的文字中蘊含着深刻的情感和思考,給人以回味的空間。

王質

王質,字景文,號雪山,南宋鄆州(今山東東平)人,寓居興國軍(今湖北陽新縣)。南宋高宗、孝宗時期著名經學家、詩人、文學家。 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出生。靖康之變後,遷徙興國(今湖北陽新),二十三歲時遊太學,與張孝祥父子有往來,與九江王阮齊名,王阮說:“聽景文論古,如讀酈道元《水經》,名川支川,貫穿周匝,無有間斷”。紹興三十年(公元1160年)進士,張浚聘爲幕僚。虞允文聘爲幕屬。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入京爲太學正。博通經史,著《樸論》五十卷、《西征叢紀》、《雪山集》四十卷等。淳熙十六年卒。 ► 4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