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象山先生遊西湖舟中胥必先周元忠弈

· 楊簡
淺紅深翠綠高低,各出精神不肯齊。 山色好時新雨沐,湖光遠處淡煙迷。 不知醉後無言句,逼近前來乞品題。 我亦未能勤領略,只煩鶯囀與烏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陪伴,侍奉。
  • 象山先生:陸九淵,南宋哲學家,號象山翁。
  • 遊西湖:遊覽西湖美景。
  • 舟中:在船上的場景。
  • 胥必先:可能是人名,也可能是詩中的角色。
  • 周元忠:另一位人物,可能與胥必先一起遊玩。
  • :下棋。

翻譯

湖面上淺紅深翠綠意盎然,高低錯落間各自展現出獨特的韻味,不願彼此爭豔。山色在新雨的洗禮下顯得格外清新,遠處的湖光在淡淡煙霧中若隱若現。在我們喝醉後,胥必先似乎忘記了言語,卻上前請求對我們的遊興和景色進行點評。我雖然未能盡享這美景,只能聆聽鳥兒的歌唱和烏鴉的啼叫來感受這一切。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象山先生在西湖泛舟的愜意時光。通過"淺紅深翠綠高低"的細膩描繪,展現了西湖春天色彩斑斕的湖景,以及各具特色的景緻。"山色好時新雨沐,湖光遠處淡煙迷"則以生動的比喻,寫出雨後山色的清新與湖光的朦朧美。醉後的無言,更顯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深深沉醉,而讓鶯語烏啼作爲旁白,更是巧妙地借用了自然之聲來表達內心的感受。整首詩意境悠遠,表達了詩人對友情、自然與文化的深度思考。

楊簡

宋明州慈溪人,字敬仲,世稱慈湖先生。楊庭顯子。孝宗乾道五年進士。授富陽主簿。師事陸九淵,發展心學,主張“毋意”、“無念”,“無思無慮是謂道心”等。嘗知樂平縣,興學校,教生徒,邑內夜無盜警,路不拾遺。光宗紹熙五年,召爲國子博士。寧宗嘉定初出知溫州,首倡廢除妓籍,以廉儉爲民所愛戴。官終寶謨閣學士。卒諡文元。有《慈湖詩傳》、《楊氏易傳》、《先聖大訓》、《五誥解》及《慈湖遺書》等。 ► 1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