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疾穷愁诗

危虑风霜积,穷愁岁月侵。 留蛇常疾首,映弩屡惊心。 稚川求药录,君平问卜林。 野老时相访,山僧或见寻。 有菊翻无酒,无弦则有琴。 讵知长抱膝,独为梁父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庾信:南北朝時期文學家。
  • 危慮:深深的憂慮。
  • 窮愁:窮困愁苦。
  • 疾首:頭痛,比喻痛恨、厭惡或哀傷。
  • 稚川:葛洪,字稚川,東晉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
  • 君平:嚴君平,西漢末年道家學者,擅長卜筮。
  • 詎知:豈知。
  • 抱膝:以手抱膝而坐,有所思的樣子。
  • 梁父吟:古歌曲名。

翻譯

深深的憂慮如風霜般累積,窮困愁苦隨着歲月侵擾。留下像蛇一般的病常常令人頭痛,對映如弩的事物屢屢感到驚心。葛洪追求藥錄,嚴君平在卜筮之林詢問。鄉村老人時常來訪,山中僧人有時也來尋找。有菊花卻翻遍也找不到酒,沒有弦卻有琴。哪裏知道常常抱膝而坐,獨自吟唱着《梁父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臥病在牀時的窮愁之態和複雜心境。詩中通過「危慮風霜積,窮愁歲月侵」表達了長久以來的憂慮和困苦對自己的折磨。「留蛇常疾首,映弩屢驚心」則生動地體現了病狀給自己帶來的痛苦和對外界事物的敏感不安。詩中還提到了稚川、君平等人,增添了幾分文化內涵和歷史感。「有菊翻無酒,無弦則有琴」,通過有無的對比,營造出一種別樣的氛圍。最後「詎知長抱膝,獨爲梁父吟」細膩地刻畫了詩人抱膝獨坐、吟唱古曲的孤獨形象,展現出他內心深處的惆悵和無奈。整體意境沉鬱,情感真摯,體現了庾信在特定情境下的心境和生活狀態。

庾信

庾信

庾(yǔ)信,字子山,小字蘭成。南陽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時期文學家、詩人。其家“七世舉秀才”、“五代有文集”,他的父親庾肩吾爲南樑中書令,亦是著名文學家。 ► 3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