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連魯仲本蜀人從其先宦嶺表僅五六十年矣爲言廣州城內有檜奇古甚土人相傳自唐末至今往時東坡先生道惠宿留此

亳州仙檜聃翁玩,西湖老檜陳朝餘。 區區草木定何意,多生要傍齋房居。 吾行東廣足已劬,兩年纔到安期蒲。 菩提葉老還書蠹,波羅子重空懸壺。 地荒了不快人意,照耀南海何能無。 邇來劃見張公子,火雲肉山煉心水。 搜奇訪古偶及之,破笑勞君相指似。 門前罄折得堵宮,諸天龍神俱儼容。 左呵右禁防所奪,上帝遺我駟玉龍。 問從張公得明證,指畫檜身分四印。 嗟哉此老亦不逢,生世適當唐晚閏。 天回地轉逢今茲,霸戰王爭了不知。 試看左紐足奇怪,虎脛骨貫龍鱗皮。 霜枝雪幹如相偶,老大商山餘四叟。 年深幾慣雷霆爭,夜定一從牛兕走。 道形天貌吾何心,晚歲聊依清磬音。 忽然空中聞款綮,指李丈人勤遠臨。 更傳坡仙曾設供,甘露綴枝如潑汞。 桃源事託五柳翁,後世請將吾語用。
拼音

敖陶孫

宋福州閩縣人,一作福清人,字器之,號臞庵。懷才挾氣。孝宗淳熙間魁鄉薦。光宗紹熙末入太學。寧宗慶元中,韓侂冑用事,朱熹貶外,陶孫首以詩相送;趙汝愚死貶所,又哭以詩。侂胄惡之,風旨急捕,陶孫微服變姓名去。後登慶元五年進士,調海門縣主簿。嘉定初教授漳州。歷廣東轉運司主管文字,終奉議郎泉州籤判。博覽載籍,多識奇字。有《臞庵集》,又有《詩評》。 ► 1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