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姜帖

庭堅頓首。承惠糟姜銀杏,極感遠意,雍酥二斤,青州棗一蔀,漫將懷向之勤,輕瀆不罪,庭堅頓首。
拼音

黃庭堅《糟姜帖》(又稱《承惠帖》),紙本行書,28.9×37.6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承惠:承蒙惠贈。
  • 遠意:遠方人的心意。
  • 雍酥:一種酥類食品 。
  • 蔀(bù):古量名,一蔀爲十六鬥。

翻譯

庭堅叩首。承蒙您惠贈糟姜和銀杏,我深深感激您從遠方送來的這份心意。我回贈二斤雍酥、一蔀青州棗,只是隨意表達一下我內心的感謝之情,這般微薄的回禮,希望您不要怪罪,庭堅叩首。

賞析

這篇《糟姜帖》是黃庭堅所寫的一封答謝友人贈禮的信。文字簡短卻言辭懇切,雖沒有華麗詞藻的堆砌,卻在質樸平實的字句中流露出對友人的感激。從「極感遠意」能深切感受到他對友人不遠千里送來禮物的感動。簡短几行,展現了古人之間純粹真摯的情誼,同時也是瞭解古人社交禮儀和生活文化的生動資料。

黃庭堅

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爲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爲“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爲“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