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夢尋 · 卷五 · 西湖外景 · 六和塔
月輪峯在龍山之南。月輪者,肖其形也。宋張君房爲錢塘令,宿月輪山,夜見桂子下塔,霧旋穗散墜如牽牛子。峯旁有六和塔,宋開寶三年,智覺禪師築之以鎮江潮。塔九級,高五十餘丈,撐空突兀,跨陸府川。海船方泛者,以塔燈爲之嚮導。宣和中,毀於方臘之亂。紹興二十三年,僧智曇改造七級。明嘉靖十二年毀。中有湯思退等匯寫佛說四十二章、李伯時石刻觀音大士像。塔下爲渡魚山,隔岸剡中諸山,歷歷可數也。
李流芳《題六和塔曉騎圖》:
燕子磯上臺,龍潭驛口路。昔時並馬行,夢中亦同趣。
後來五雲山,遙對西興渡。絕壁瞰江立,恍與此境遇。
人生能幾何,江山幸如故。重來複相攜,此樂不可喻。
置身畫圖中,那復言歸去。行當尋雲棲,雲棲渺何處。
此予甲辰與王淑士平仲參雲棲舟中爲題畫詩,今日展予所畫《六和塔曉騎圖》,此境恍然,重爲題此。壬子十月六日,定香橋舟中。
吳琚《六和塔應制》詞:
玉虹遙掛,望青山、隱隱如一抹。忽覺天風吹海立,好似春雷初發。白馬凌空,瓊鰲駕水,日夜朝天闕。飛龍舞鳳,鬱蔥環拱吳越。此景天下應無,東南形勝,偉觀真奇絕。好似吳兒飛彩幟,蹴起一江秋雪。黃屋天臨,水犀雲擁,看擊中流楫。晚來波靜,海門飛上明月。(右調《酹江月》)
楊維楨《觀潮》詩:
八月十八睡龍死,海龜夜食羅剎水。
須臾海闢龕赭門,地卷銀龍薄於紙。
艮山移來天子宮,宮前一箭隨西風。
劫灰欲洗蛇鬼穴,婆留折鐵猶爭雄。
望海樓頭誇景好,斷鰲已走金銀島。
天吳一夜海水移,馬蹀沙田食沙草。
厓山樓船歸不歸,七歲呱呱啼軹道。
徐渭《映江樓看潮》詩:
魚鱗金甲屯牙帳,翻身卻指潮頭上。
秋風吹雪下江門,萬里瓊花捲層浪。
傳道吳王渡越時,三千強弩射潮低。
今朝筵上看傳令,暫放胥濤掣水犀。
拼音
所属合集

張岱
張岱,又名維城,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天孫,別號蝶庵居士,晚號六休居士,漢族,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爲富貴公子,精於茶藝鑑賞,明亡後不仕,入山著書以終。張岱爲明末清初文學家、史學家,其最擅長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夢憶》《西湖夢尋》《三不朽圖贊》《夜航船》等絕代文學名著。
► 227篇诗文
張岱的其他作品
- 《 陶庵夢憶 · 卷二 · 孔廟檜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四 · 泰安州客店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五 · 西湖外景 · 芙蓉石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七 · 龐公池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三 · 西湖中路 · 秦樓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三 · 西湖中路 · 葛嶺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四 · 西湖南路 · 一片雲 》 —— [ 明 ] 張岱
- 《 陶庵夢憶 · 卷七 · 懸杪亭 》 —— [ 明 ] 張岱
相关推荐
- 《 西湖夢尋 · 卷四 · 西湖南路 · 包衙莊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五 · 西湖外景 · 三茅觀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二 · 西湖西路 · 冷泉亭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三 · 西湖中路 · 秦樓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三 · 西湖中路 · 蘇公堤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二 · 西湖西路 · 三生石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二 · 西湖西路 · 集慶寺 》 —— [ 明 ] 張岱
- 《 西湖夢尋 · 卷三 · 西湖中路 · 蘇小小墓 》 —— [ 明 ] 張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