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花

海棠桃李雨中空,更著清明兩日風。 風似病癲無藉在,花如中酒不惺鬆。 身行楚嶠遠更遠,家寄秦淮東復東。 道是殘紅何足惜,後來並恐沒殘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更著:又加上。
  • 病癲:瘋狂。
  • 無藉在:無理、放肆。也作“無籍在”。
  • 中(zhòng)酒:醉酒。
  • 不惺松:形容神志不清,迷迷糊糊。
  • 楚嶠(jiào):這裡指楚地的山。嶠,尖而高的山。
  • 秦淮:河名,在今江囌南京。

繙譯

海棠花、桃花與李花在雨中已然凋零,又加上清明時節連續兩日刮起大風。那狂風就好似瘋癲的病人一般毫無顧忌地肆虐,花兒如同喝醉了酒一樣迷迷糊糊、萎靡不振。我輾轉遠行在楚地的山巒間,越走距離家鄕越遠;我的家遠在秦淮東邊,而且遠得不能再遠。人們都說快要凋零的殘花不值得憐惜,衹怕往後就連這殘花也看不到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淒美的春景殘花圖。前兩聯通過對清明時節風雨交加、花殘風狂景象的描寫,營造出一種衰敗、凋零的氛圍,將狂風的無情和花朵的脆弱展現得淋漓盡致。“風似病癲無藉在”賦予風以人的瘋狂形象,“花如中酒不惺松”則將花比作醉酒之人,生動且形象地寫出了花朵在風雨中的萎靡之態。

後兩聯由景及情,詩人觸景傷懷,借此抒發自己漂泊他鄕的羈旅之愁以及對時光流逝、美好事物易逝的無限感慨。以“楚嶠遠更遠”和“秦淮東複東”強調離家之遙遠,增添了愁緒的濃重。“道是殘紅何足惜,後來竝恐沒殘紅”看似故作豁達,說殘花不足惜,實則表達了內心深深的惋惜與憂慮。整首詩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用詞精妙,意象豐富,情感深沉而真摯。

楊萬里

楊萬里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漢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官員,與陸游、尤袤、范成大並稱“南宋四大家”、“中興四大詩人”,光宗曾爲其親書“誠齋”二字,學者稱其爲“誠齋先生”。官至寶謨閣直學士,封廬陵郡開國侯,卒贈光祿大夫,諡號文節。 ► 43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