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曩(nǎng):以往,從前。
- 清舉:清明公正的選薦。
- 玉宸(chén):借指天帝或帝王的住所,這裏指帝王。
- 黃扉:古代丞相、三公官署的門,這裏借指宰相的辦公場所。
- 國論:有關國家大計的言論、主張。
- 絳帳:紅色的帷帳,這裏指教育場所,是對老師的尊敬稱呼。
- 師資:可以求教請益的人,這裏指老師。
- 養浩存真:培養浩然之氣,保存純真本性。
- 鑄顏:泛指培養人才。
翻譯
從前憑藉着清明公正的推舉被帝王所知曉,現今感覺榮耀光彩在一時之間無人能比。 曾經進入宰相辦公的地方參與討論國家大計,現在又重新尋求像在教育場所求教於老師那樣的機會。 談論文章、講解道義絲毫沒有疲倦,培養浩然正氣、保存純真本性永遠不會衰竭。 唯獨愧疚的是培養人才的恩情尚未報答,手捧酒杯祝壽獻上這首讚頌的詩。
賞析
這首詩是范仲淹獻給晏相公的,表達了他對晏相公的敬仰和感激之情。詩的首聯回憶過去,表明自己曾受到公正推舉而被帝王知曉,如今感到無比光榮。頷聯講述自己曾在宰相辦公之地參與國政討論,現在又希望能像求教老師一樣得到教導,體現了對知識和進步的追求。頸聯強調了談論文章和講解道義的熱情,以及培養浩然正氣和保持純真本性的決心。尾聯則表達了自己對晏相公培養之恩的愧疚,並用敬酒祝壽和獻詩的方式來表達敬意。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展示了范仲淹對晏相公的尊重以及對自身追求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