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柳太博惠鶴

新詩遺鶴指真經,對此仙標詎敢輕。 萬里華亭思去伴,千年遼海識歸程。 雞羣與處曾非辱,鵬路將翔孰謂榮。 獨愛九皋嘹唳好,聲聲天地謂之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詎(jù):豈,怎。
  • 仙標:超凡脫俗的風標,這裏指鶴。
  • 華亭:華亭鶴唳的典故,陸機爲成都王司馬穎的前軍都督,因兵敗被讒,爲司馬穎所殺。行刑前嘆息說:「想聽一聽故鄉華亭的鶴唳,卻再也聽不到了。」常用來慨嘆仕途險惡、人生無常,或表示對過去生活的留戀。
  • 遼海:指遼東,古代東北邊疆。

翻譯

新寫的詩送給鶴指向了真正的經典,面對這超凡脫俗的鶴怎敢輕視。在萬里之外的華亭思念着離去的同伴,在千年的遼海能認識歸程的路。在雞羣中相處曾經也不是恥辱,在鵬鳥飛翔的路上將要翱翔誰又說那是榮耀。唯獨喜愛那在九皋之處嘹亮鳴叫的美好,那聲聲在天地間可稱爲清澈。

賞析

這首詩圍繞着獲贈的鶴展開,既表達了對鶴的尊重和喜愛,也蘊含着詩人對人生的思考。詩中用華亭、遼海等意象增加了詩歌的深度和廣度。鶴在詩中既是具體的形象,也可能象徵着某種高潔的品質或精神追求。「獨愛九皋嘹唳好」突出了鶴叫聲的獨特之美,以及詩人對這種美的欣賞和嚮往。全詩氛圍清雅,意境深遠,體現了范仲淹的詩歌造詣和深邃思想。

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世稱“范文正公”。生於武寧軍(治所徐州)(一說河北真定府)。祖籍邠州(今陝西省彬縣),先人遷居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唐朝宰相範履冰的後人。他爲政清廉,體恤民情,剛直不阿,力主改革,屢遭奸佞誣謗,數度被貶。1052年(皇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終年64歲。是年十二月葬於河南伊川萬安山,諡文正,封楚國公、魏國公。有《范文正公全集》傳世,通行有清康熙歲寒堂刻版本,附《年譜》及《言行拾遺事錄》等。 ► 3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