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辛化光
濃陰結秋意,疏林嘯鬆聲。
時節感壯懷,挈酒慰友生。
友生冰玉士,節行映古清。
十五簪儒冠,四十無華纓。
家貧道彌富,身困譽益榮。
殷勤數賓侶,足趨顏巷輕。
高齋面幽圃,脩筠擁軒楹。
班班寒露叢,竟吐籬下英。
食具簡且潔,盤蔬亦晶明。
飲適言笑和,至樂不亂情。
鬱然蘭芷芬,薰灼通心誠。
因嗟朝市間,利慾空自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謁(yè):拜見。
- 友生:朋友。
- 冰玉士:像冰玉一樣高潔的人。
- 簪(zān):戴。
- 儒冠:古代儒生戴的帽子。
- 華纓:彩色的帽帶,這裏代指官帽。
- 道:這裏指道義、品德。
- 彌:更加。
- 高齋:高雅的書齋。
- 脩筠(xiū yún):長長的竹子。
- 蘭芷芬:蘭草和白芷的香氣。
- 薰灼:香氣薰染。
翻譯
濃密的樹蔭凝結着秋意,稀疏的樹林傳來陣陣松濤聲。這個時節讓人感慨壯闊的心懷,提着酒去慰藉朋友。朋友是高潔如冰玉般的人,他的節操品行映照出古樸的清正。十五歲就戴上了儒冠,到四十歲還沒有華美的官帽。家境貧寒道義卻更加富足,自身困頓名譽卻更加榮光。頻繁招待賓客友人,足以讓顏回陋巷的那種輕視富貴的行爲更受尊崇。高雅的書齋面對着幽靜的園圃,修長的竹子圍繞着屋柱。鮮明的寒露聚集成叢,竟然在籬笆下綻放出花朵。飲食器具簡單又幹淨,盤中的蔬菜也晶瑩明亮。飲酒適度言語歡笑和諧,最大的快樂也不紊亂心情。濃郁得如同蘭草白芷的香氣,薰染着直達內心的真誠。因此慨嘆在朝廷市井之間,利慾只是徒然自相爭鬥罷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與友人相聚的場景和對友人品德的讚美。詩中通過對秋景的描寫營造出一種肅穆又帶着淡淡憂愁的氛圍。「友生冰玉士,節行映古清」等句,突出了友人高潔的品質。同時,描寫了友人雖生活貧寒但品德高尚的形象。聚會的環境優雅,飲食簡單卻美好,大家飲酒歡笑,心情愉悅而不紊亂,表現出一種質樸而真誠的氛圍。最後對世俗中利慾爭鬥的慨嘆,更凸顯了與這種簡單美好生活形成的對比,也表達了詩人對這種純潔真摯友情和清正品德的嚮往與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