鵰鶚在秋天

秋漢寥寥迥,雄心肯木棲。 人間正搖落,天外絕攀躋。 月兔精應喪,陽烏影欲齊。 長河匹練小,太華一拳低。 下眄羣毛遁,橫過百鳥睽。 乘風俊未已,空闊玉關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鵰鶚(diāo è):一種大型猛禽。
  • 秋漢:秋季的銀河。
  • 寥寥:廣闊、高遠的樣子。
  • 迥(jiǒng):遠。
  • 搖落:凋殘,零落。
  • 攀躋(pān jī):攀登。
  • 月兔:傳說月亮中的白兔。
  • 陽烏:傳說太陽中有三足烏。
  • 長河:指黃河。
  • 匹練:成匹的白絹,形容水、光等像白絹一樣。
  • 太華:即華山。
  • 眄(miǎn):斜着眼看。
  • 睽(kuí):違背,不合。

翻譯

秋季的銀河高遠廣闊,那有雄心的鵰鶚怎肯在樹木上棲息。人間正處在凋零的時節,在天外也絕對沒有可供攀登之處。月亮中的兔子的精靈應該喪失了,太陽中的三足烏的影子也快要和它一樣了。黃河像一條小小的白練,華山就像拳頭一樣低小。向下斜看衆多的鳥獸紛紛逃竄,橫過之處羣鳥都相違背而避開。乘着風的俊逸姿態並未停止,在遼闊的玉門關以西飛翔。

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鵰鶚在秋天時的雄姿。以開闊的意境展現出鵰鶚的高遠志向和其不可阻擋的氣勢。詩中通過對秋漢、月兔、陽烏等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宏大而神祕的氛圍。用長河匹練小、太華一拳低等形象的比喻,生動地描繪出景物的特點。整體上體現了范仲淹開闊的視野和豪邁的情懷,也展示了他對大自然和生命力量的讚美與敬畏。

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世稱“范文正公”。生於武寧軍(治所徐州)(一說河北真定府)。祖籍邠州(今陝西省彬縣),先人遷居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唐朝宰相範履冰的後人。他爲政清廉,體恤民情,剛直不阿,力主改革,屢遭奸佞誣謗,數度被貶。1052年(皇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終年64歲。是年十二月葬於河南伊川萬安山,諡文正,封楚國公、魏國公。有《范文正公全集》傳世,通行有清康熙歲寒堂刻版本,附《年譜》及《言行拾遺事錄》等。 ► 3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