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吟玉音金闕步虛

· 趙佶
始青黎元蓋,金香結朱煙。 飛晨總翹轡,稽首玉帝前。 帝心浩以舒,錫吾太靈篇。 是謂不滅道,萬天秉吾權。 吾行空洞中,下仙昧其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始青:東方之青色,也指東方之神青帝。(「始」讀音:shǐ,「青」讀音:qīng)
  • 黎元蓋:百姓如同遮蓋物一般衆多,這裏指天下百姓。(「黎」讀音:lí,「元」讀音:yuán ,「蓋」讀音:gài)
  • 金香:金色的香氣,可能指香火的香氣或某種神祕的香氣。(「金」讀音:jīn,「香」讀音:xiāng)
  • 朱煙:紅色的煙。(「朱」讀音:zhū,「煙」讀音:yān)
  • 飛晨:飛馳的早晨時光,也可理解爲快速前行的時光或仙人的一種稱呼,此處可能指仙人。(「飛」讀音:fēi,「晨」讀音:chén)
  • 翹轡:揚起的馬繮繩,這裏指駕馭坐騎。(「翹」讀音:qiào,「轡」讀音:pèi)
  • 稽首:古代的一種跪拜禮,叩頭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一種。(「稽」讀音:qǐ,「首」讀音:shǒu)
  • 太靈篇:非常神靈的篇章,可能指神祕的經文或啓示。
  • 空洞:道家指的是一種虛無的境界。(「空」讀音:kōng,「洞」讀音:dòng)

翻譯

東方青帝和衆多百姓出現,金色的香氣凝結成硃紅色的煙。 飛逝的清晨時光中,仙人總是揚着馬繮繩,恭敬地跪拜在玉帝面前。 玉帝的心境廣闊舒暢,賜予我神奇的靈篇。 這就是不滅的大道,萬天的權力都由我秉持。 我行走在虛無的境界中,下界的仙人不明白其中的深奧。

賞析

這首詩充滿了神祕的宗教色彩和道家的意境。詩中描繪了一個神仙世界的景象,提到了東方之神、金香朱煙、飛晨仙人、玉帝等神祕的元素,展現出一種超凡脫俗的氛圍。詩中表達了玉帝的權威和賜予的神祕靈篇,以及詩人對不滅之道的追求和對空洞境界的探索。整體語言富有想象力,用詞華麗,給人以一種虛幻而又莊嚴的感覺,體現了作者對道教信仰和神祕境界的思考與嚮往。

趙佶

趙佶

宋朝第八位皇帝,少有之藝術天才與全才,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哲宗即位,封遂寧郡王。紹圣三年(西元一〇九六年)封端王。元符三年(西元一一〇〇年)正月,宋哲宗病逝時無子,向皇后於同月立其爲帝。次年,改元「建中靖國」。以蔡京主國事,定司馬光、蘇軾等百餘人爲奸黨,皆予貶謫。崇奉道教,大興道觀,自稱「教主道君皇帝」。又窮極土木,采尋民間奇花異石,稱「花石綱」。遣使浮海,約金攻遼,以奪回燕雲之地。宣和七年(西元一一二五年),金兵滅遼後南下。懼而傳位宋欽宗,自稱「教主道君太上皇帝」。宋欽宗靖康二年(西元一一二七年),父子俱爲金人所虜北行。宋高宗紹興五年(西元一一三五年),死於五國城(今黑龍江一带),終年五十四歲。紹興七年(西元一一三七年),凶問至江南,謚聖文仁德顯孝皇帝,廟號徽宗。後葬於都城紹興永佑陵(今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東南三十五里處)。在位二十六年,建元建中靖國、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徽宗工書擅畫能詩詞,自創「瘦金體」書法,著作大多已散佚。有《千字文卷》,《芙蓉錦雞》、《宣和御制宮詞》三卷等存世。後世評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爲君耳!」事見《宋史·徽宗紀》。 ► 455篇诗文

趙佶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