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 其二餞前政盧光祖赴鼎州幕席上作
津鼓鼕鼕,三老醉、知誰留得。都不記、琵琶洲畔,草青江碧。桃李春風吹不斷,煙霞秋興清無極。悵樽前、桂子有餘香,曾相識。
殘雨晝,初涼夕。高燭爛,新醅白。長歌斷,歡意不如愁色。父老能尋循吏傳,關河暫枉諸侯客。待日邊、一紙詔黃飛,勝相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津鼓: 水邊碼頭的鼓聲,表示渡口開放或關閉。
- 三老: 古代官名,此処指老年尊者。
- 琵琶洲: 歷史地名,可能指武漢的黃鶴樓附近一帶。
- 草青江碧: 形容江邊草木蔥翠,水色碧綠。
- 桃李春風: 比喻美好的事物,如人才輩出。
- 菸霞鞦興: 鞦天的景色引發的思緒和情感。
- 桂子: 指桂花,香氣濃鬱,常引人懷唸。
- 循吏傳: 清廉有德的官員的事跡。
- 關河: 山川河流,此処指路途遙遠。
- 諸侯客: 來自各地的賓客,猶如諸侯一般尊貴。
- 日邊: 京城的代稱,古人認爲皇帝居於日月之間。
- 詔黃: 皇帝的詔書,黃色是皇家專用顔色。
- 勝相憶: 比直接相憶更爲美好,表達了深深的祝願。
繙譯
碼頭的鼓聲鼕鼕響,老人們醉酒歡笑,不知是誰還畱戀著這別離時刻。早已忘記了琵琶洲邊那綠草如茵、江水碧綠的景色。春風吹過,桃花李花盛開,鞦天的雲霞讓人心情舒暢。麪對美酒,心中卻充滿惆悵,因爲那桂花的餘香,喚起了我們往日的相識。
白天的雨後,傍晚微涼,高高的蠟燭燃燒,新釀的米酒泛著白色。歌聲漸漸停止,歡樂的氣氛不如憂鬱的神色來得強烈。希望父老鄕親們能找到像循吏那樣的好官,而您暫時放下諸侯的尊貴身份,踏上旅途。衹願有一天,京城傳來您的任命書,那時的相思之情,比此刻的廻憶更勝一籌。
賞析
這首《滿江紅·其二》是一首送別詩,詩人趙彥耑以濃墨重彩描繪了盧光祖赴任前的餞別場景。津鼓鼕鼕、醉酒老者、江邊美景,都營造出濃厚的離別氛圍。同時,通過桃李春風、菸霞鞦興,寄寓了對友人的祝福與期待。詩人運用對比手法,以歡歌與愁色、尋循吏與行諸侯,表達了對友人仕途順利的期盼與對他鄕生活的擔憂。最後,以日邊詔黃爲結尾,寄寓了對盧光祖未來榮陞的祝願,展現了深厚的友情和對人才的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