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攀緣:這裏指思緒浮游、聯想,如同攀緣在物事之上。也有想要接近探尋之意。
- 東林古寺:位於江西廬山,是佛教淨土宗發祥地。
- 盧楞伽:唐代畫家,善畫佛像。
- 殷仲堪:東晉大臣、將領、玄學家,曾爲東林寺立碑。
- 蓮社:東晉時慧遠法師在東林寺所創的結社,旨在專修淨土法門,又稱白蓮社 。
翻譯
我悠然地走着、靜靜地坐着,思緒紛飛,常常就遊走到東林古寺之前。寺前小小的瀑布竟然有三百尺那麼高,短短的松樹大多都有上千年樹齡。盧楞伽所畫的壁畫已經被青苔完全覆蓋漫漶,殷仲堪所立的石碑也被雨滴穿破。如今我想要再去追尋蓮社當年的風範,卻不知道當年那些賢人們如今何在。
賞析
這首詩充滿了對東林古寺歷史與現狀的感慨。開篇「閒行閒坐思攀緣,多是東林古寺前」,以一種悠然的心態引出了對東林寺的關注。接着通過描寫寺前的小瀑與短鬆,「小瀑便高三百尺,短鬆多是一千年」,一高峻,一古老,生動地展現出古寺環境的清幽久遠,暗示出歲月的沉澱。
詩的頷聯「盧楞伽畫苔漫盡,殷仲堪碑雨滴穿」,用盧楞伽的畫被青苔覆蓋、殷仲堪的碑被雨滴穿,進一步強調歲月的無情,那些曾經輝煌的藝術和事蹟都在時光的侵蝕下逐漸消逝。尾聯「今欲更崇蓮社去,不知誰是古諸賢」,由景及情,詩人想要追尋蓮社那樣的高潔風範,卻發現當年的賢人們已經不見,蘊含了對往昔賢達的追慕和對今不如昔的惆悵,表達出時光流轉、物是人非的深沉感慨,讓人在品味古寺變遷中,感受到一種歷史的滄桑與人生的悲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