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聖俞:北宋詩人梅堯臣的字。
- 之:去,往。
- 大官膳:指供給朝廷官員的膳食。大(dà)官,朝廷中的高級官員。
- 躑躅(zhí zhú):徘徊不前的樣子。這裏形容羊懵懂不知自己的命運。
- 觳觫(hú sù):因恐懼而顫抖的樣子,常形容牛,這裏借指羊。
- 無乃:恐怕,豈不是。
- 芻豢(chú huàn):泛指家畜。芻,喂牛羊的草;豢,餵養牲畜。
- 鼎俎(zǔ):鼎是古代煮食器,俎是古代祭祀時盛牛羊等祭品的器具,這裏代表被宰殺烹飪的命運。
翻譯
在道路旁邊遇到了一羣羊,我就問牧羊人這些羊要被帶到哪裏去。牧羊人說這些羊白天要供給朝廷官員們做膳食,而這羣羊還在悠閒地徘徊,根本不知道自己即將面臨的厄運。
看着它們嚇得瑟瑟發抖的樣子,它們又有什麼過錯呢?難道僅僅是因爲它們被飼養長大以供人食用嗎?
它們養得肥肥的身軀也是主人飼養的結果,既然如此,面對被宰殺送上餐桌的命運又怎麼能推辭呢?
可是我卻覺得它們寧願在泥濘的道路中忍辱偷生,這份即將面臨死亡卻無知無覺的命運,正是老朋友(聖俞)感到悲傷的原因啊 。
賞析
這首詩借物抒情,通過描寫道旁所逢的羣羊即將成爲大官膳的悲慘命運,表達出詩人內心的悲憫與感慨。開篇以問答的形式,清楚地交代了羊的歸宿 ,情節簡單卻爲後文的抒情埋下伏筆。詩中對羊「觳觫」神態的描寫,生動形象地傳達出羊面對未知命運的恐懼。對於羊爲何無辜卻面臨死亡命運的探討,體現了詩人對生命的思考以及對牲畜被宰殺命運的無奈 ,雖認爲這是「肥軀一報德」的回報,但又感慨它們「寧辱泥塗中」的生命之苦。整首詩用樸素直白的語言,以小見大,以羊的命運牽引出更爲深刻的關於生命、命運的大主題,情感真摯深沉,有一種淡淡的哀愁與無奈瀰漫於詩篇之中,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