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 · 素問 · 陰陽類論
註釋
- 燕坐:安閒地坐着。
- 從容:這裏指醫學經典著作。
翻譯
孟春剛剛到來,黃帝安閒地坐着,放眼觀察八方極遠之處,正定八風的氣象,然後問雷公說:關於陰陽的分類,以及經脈的道理,五臟所主,哪個臟器最尊貴呢? 雷公回答說:在春季,甲乙屬木呈青色,與肝臟相應,肝臟主宰七十二日,是經脈當旺的時令,我認爲肝臟最爲尊貴。 黃帝說:你依據上下經的內容再思考一下,《從容》裏可不是這樣說的,你認爲肝臟最貴,那是不對的。 雷公齋戒了七天,早晨又陪侍黃帝而坐。 黃帝說:三陽猶如一經,二陽爲維繫,一陽爲遊動部,由此可以知道五臟之氣的起始與終結。三陽爲表,二陰爲裏,一陰之氣如到了絕盡的程度,就如同每月的朔日和晦日,卻能都符合規律而使道理正確。 雷公說:我接受了您的傳授卻還不能明白。 黃帝說:所說的三陽,是指太陽經,其脈至於手太陰,脈象表現爲弦浮而不沉,用這個脈象來判斷,用心思考,與陰陽之論符合。所說的二陽,就是陽明,其脈至於手太陰,表現爲弦而沉急且不鼓動,如有熾熱之氣到來則會患病甚至死亡。一陽,是少陽,其脈至於手太陰,向上連接人迎,表現爲弦急高懸而不斷絕,這是少陽的病象,若脈象轉專於陰則會死亡。 三陰,是六經的主宰,交會於太陰,表現爲伏鼓不浮,上空心虛之志。二陰到達肺臟,其氣歸於膀胱,在外邊連接脾胃。一陰單獨到達,經脈斷絕,氣息浮但不鼓動,脈象呈鉤而滑。這六種脈象,時陰時陽,交替隸屬於併合,錯雜貫通五臟,符合於陰陽變化規律,先到達的爲主,後到達的爲客。 雷公說:我完全明白這些意思,接受了關於經脈的傳授,吟誦並領會了《從容》之道,卻不瞭解陰陽,不知雌雄的意義。 黃帝說:三陽如父親,二陽如保衛,一陽如綱紀。三陰如母親,二陰如雌性,一陰如使者。 二陽一陰,陽明主病,不能勝過一陰,脈軟而搏動,九竅都表現爲深沉的狀態。三陽一陰,太陽之脈佔優勢,一陰不能阻止它,就會使五臟內亂,在外表現爲驚駭。二陰二陽,發病在肺臟,少陰脈沉,勝過肺臟則會損傷脾臟,在外損傷四肢。二陰二陽都交至,病在腎臟,表現爲謾罵妄行,巔頂的病會發作成狂病。二陰一陽,病發源於腎臟,陰氣遊動於心脘,向下空虛孔竅堤壩,閉塞不通,四肢就會分離。一陰一陽的脈絡斷絕,這陰氣到達心,上下無常,出入不知,會出現喉咽乾燥,病在脾臟。二陽三陰,至陰都存在,陰不能勝陽,陽氣不能阻止陰,陰陽都斷絕,脈象浮則表現爲血瘕,脈象沉則表現爲膿瘡。陰陽都亢盛,則病至下陰部。上應於光明,下適應於黑暗,診斷並決斷生死的日期,於是符合每年的開頭。 雷公說:請問一下疾病的短期。黃帝沒有迴應。雷公又問。 黃帝說:經典論著中有記載。 雷公說:請問短期。 黃帝說:冬天三個月的病,病變如果與陽氣相合,到春天正月就會有死的症兆,都將顯現於春天。冬天三個月的病,在道理上已病至盡頭,草木和柳葉都枯萎時,春季陰陽之氣都斷絕,死期就在初春。春季三個月的病,叫做陽殺,陰陽之氣都斷絕,死期在草木乾枯之時。夏季三個月的病,遇到至陰之時不會超過十天,陰陽交合,死期在淺水的時候。秋季三個月的病,三陽都出現時,不治療也會自己痊癒。陰陽交合的病,病人會站立不能坐下,坐下不能起立。三陽單獨到達,死期在石水之時。二陰單獨到達,死期在盛水之時。
賞析
這段內容主要論述了陰陽經脈的理論以及與五臟的關係,同時涉及不同季節疾病的發展和預後。通過對各種脈象的描述和陰陽變化的探討,體現了中醫對人體生理病理的獨特見解。黃帝與雷公的對話詳細闡述了陰陽分類、經脈運行規律以及不同脈象所對應的病症和預後。這種對人體與自然、陰陽的深刻思考和分析,展現了中醫理論的深奧與系統性。整個論述複雜而細緻,對中醫理論的發展和臨牀實踐具有重要意義。
無名氏的其他作品
- 《 神農本草經 · 中品 · 草部 · 水萍 》 —— [ 漢 ] 無名氏
- 《 黃帝內經 · 素問 · 痹論 》 —— [ 漢 ] 無名氏
- 《 神農本草經 · 上品 · 草部 · 徐長卿 》 —— [ 漢 ] 無名氏
- 《 黃帝內經 · 素問 · 異法方宜論 》 —— [ 漢 ] 無名氏
- 《 神農本草經 · 中品 · 蟲魚部 · 露蜂房 》 —— [ 漢 ] 無名氏
- 《 神農本草經 · 中品 · 玉石部 · 理石 》 —— [ 漢 ] 無名氏
- 《 神農本草經 · 下品 · 米穀部 · 腐婢 》 —— [ 漢 ] 無名氏
- 《 神農本草經 · 中品 · 木部 · 鬆羅 》 —— [ 漢 ] 無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