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 · 詠漁父

· 王質
一隻船兒任意飛,眼前不管是和非。魚兒得了渾閑事,未得魚兒未肯歸。 全似懶,又如癡,這些快活有誰知。華堂衹見燈花好,不見波平月上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無。

翻譯

一隻小船兒自由自在地飛翔,眼前完全不管什麼是與非。釣到魚兒是件平常事,沒釣到魚兒就不肯回去。全然像是慵懶的樣子,又好像癡迷的狀態,這些快樂有誰知道。華美的廳堂裏只看到燈花美好,卻看不到那水面平靜月亮升起的時候。

賞析

這首詞以生動的語言描繪了漁父自在悠閒的生活狀態和心境。上闋通過「一隻船兒任意飛」表現其自由自在,「不管是和非」體現其超脫塵世的態度,「魚兒得了渾閒事,未得魚兒未肯歸」生動形象地寫出漁父對釣魚這件事的專注與隨性。下闋「全似懶,又如癡」進一步凸顯其悠然之態,以及別人難以理解的獨特心境。最後兩句通過對比,突出漁父所享受的獨特美好,外界繁華熱鬧與他無關,他沉浸在自己垂釣的世界中,享受着自然的寧靜與美好。整個詞營造了一種恬然自適的意境,表達出對漁父這種簡單純粹生活的嚮往和欣賞。

王質

王質,字景文,號雪山,南宋鄆州(今山東東平)人,寓居興國軍(今湖北陽新縣)。南宋高宗、孝宗時期著名經學家、詩人、文學家。 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出生。靖康之變後,遷徙興國(今湖北陽新),二十三歲時遊太學,與張孝祥父子有往來,與九江王阮齊名,王阮說:“聽景文論古,如讀酈道元《水經》,名川支川,貫穿周匝,無有間斷”。紹興三十年(公元1160年)進士,張浚聘爲幕僚。虞允文聘爲幕屬。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入京爲太學正。博通經史,著《樸論》五十卷、《西征叢紀》、《雪山集》四十卷等。淳熙十六年卒。 ► 4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