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獸部·虎

釋名 烏徒、大蟲、李耳。 氣味 虎骨:辛、微熱、無毒。虎肉:酸、平、無毒。 主治 虎肉:益氣力,止多唾,治瘧及噁心欲嘔。虎骨: 臂脛疼痛。用虎脛骨二兩(搗碎炙黃)、羚羊角屑一兩,新芍藥二兩(切細),都用酒泡七日(秋冬時加倍)。每日空腹飲一杯。 腰腳不靈,攣急冷痛。用虎脛骨五、六寸,颳去肉膜,塗酥,炙黃搗細,裝袋中,以酒一斗浸泡,在火上微溫七日後,隨量飲用。又方:用虎腰脊骨一具,前兩腳全骨一具,並於石上捶碎,文火煅出油,即投酒中密封,春夏封一週,秋冬封三週。取出,每天隨量飲用三次。患病十年以上者,不過三劑,七年以下者,一劑即愈。 關節疼痛。用虎脛骨(酒炙)三兩、沒藥七兩,共研爲末。每服二錢,溫酒送下。一天服三次,又方:用虎頭骨一具,塗酥,炙黃,捶碎,裝袋中,以酒二斗,浸泡五宿,隨量飲服。 筋骨急痛。用虎骨和通草煮汁,空腹服半升。服後稍臥,汗出爲效。切忌熱服,有害牙齒。不宜給小兒服,以免曩牙齒髮育。 休息痢。經年不愈。用虎骨炙至焦黃,研爲末,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三次。 痔漏脫肛。用虎脛骨兩節,以蜜二兩炙赤,搗爲末,加蒸餅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日清晨以溫酒送服二十丸。 湯火傷。用虎骨炙焦,研末敷塗。 臁脛爛瘡。用齏汁揩洗患處後,刮虎骨末敷塗。
拼音

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與“醫聖”萬密齋齊名,古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 ► 8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