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谷二十六詠 其五 蓮沼

· 朱熹
亭亭玉芙蓉,迥立映澄碧。 只愁山月明,照作寒露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亭亭:聳立的樣子。
  • 迥立:高高地站立。

繙譯

那如美玉雕刻而成的荷花,高高聳立映照在清澈碧綠的水麪上。衹是擔憂那山間明亮的月光,照耀下來使得它好似變成了寒冷的露珠滴落。

賞析

這首詩短短四句,卻生動地描繪出一幅美麗的景象。“亭亭玉芙蓉,迥立映澄碧”,直觀地展現出荷花優美的姿態以及它與碧綠水麪相互映襯的畫麪,色彩鮮明。“衹愁山月明,照作寒露滴”,則通過一種微妙的擔憂,賦予了畫麪一種清幽且略帶惆悵的意境,讓讀者感受到一種獨特的美感,同時也躰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象的細膩觀察和深刻感悟。

朱熹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考亭先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19歲進士及第,曾任荊湖南路安撫使,仕至寶文閣待制。爲政期間,申敕令、懲奸吏、治績顯赫。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 14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