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淅淅:象聲詞,形容輕微的風聲。
- 庚戌:中國傳統紀年農曆的干支紀年中一個循環的第 47 年稱「庚戌年」。
- 凋:(diāo)凋謝,凋零。
- 蕭條:寂寞冷落,毫無生氣。
- 禾頭無耳:民間以秋日稻禾上長出的小苞爲「禾耳」,無耳則預兆着歲旱。
- 蚊嘴生花:蚊子叮人的嘴邊長了小皰。
- 嫩苔:鮮嫩的苔蘚。
- 賓雁:鴻雁,大雁。
- 楚:中國古代的一個地域名稱。
- 西園:古代的園林。
- 圓蟾:月亮。
- 麗譙:華麗的高樓。
翻譯
風淅淅地吹着,葉子還沒有凋零,秋分時節的殘留景色自然呈現出蕭條之感。禾苗的頭上沒有長出禾耳,這時稍微有些乾旱,蚊子叮人的嘴邊長了皰,毒性漸漸消退。錢撒落在鮮嫩的苔蘚上,陳舊的樓閣安靜,字體橫在那如賓雁般飛翔的天空下顯得楚地是那麼遙遠。西園舉行宴會聚集特別適合在夜晚,坐着看那圓圓的月亮越過華麗的高樓。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秋分時節的景色和氛圍。首聯通過描寫秋風和未凋的樹葉以及蕭條的殘景,營造出秋分的特有氛圍。頷聯提到禾頭無耳暗示乾旱以及蚊嘴生花毒漸消,細緻地描繪了自然中的一些現象。頸聯的景物描寫富有意境,陳閣寂靜與賓雁楚天遙形成對比。尾聯則突出了西園夜宴的適宜,並將人的視線引向月亮越過麗譙,給人一種寧靜而美好的感覺。全詩通過對自然景觀和生活場景的描寫,展現了秋分這個節氣的特徵與氛圍,表達了詩人對時節變化的細膩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