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偃仰(yǎn yǎng):安居,休息。 祠官:掌管祭祀的官員。 骸(hái):身體。 役:差事,事務。 儻(tǎng):或許,也許。
翻譯
喜鵲在庭院的柏樹上喧鬧着,早晨的陽光透過縫隙照進來。 我這個祠官做完了祭祀的事情,得以安心休息,全身都感到舒適。 回想那些在朝堂和市場上的人,無論身份大小都有各自的事務和勞役。 他們忙忙碌碌最終都將走向盡頭,從古至今都是一樣的結局。 而我從此變得慵懶閒散,興致倒也沒有到達極致。 富貴並不是我所羨慕的,但願我能有所收穫,實現這個心願。
賞析
這首詩以清晨的景象開篇,通過喜鵲的喧鬧和陽光的照入,營造出一種自然而寧靜的氛圍。詩人作爲祠官,在完成祭祀之事後,感受到了身體的舒適和放鬆,同時也對朝市之人的忙碌生活進行了思考。詩中表達了對富貴的不羨慕,以及對自己慵散生活的一種接受和期望能有所收穫的心願。 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清新,通過對比朝市人的忙碌和自己的偃仰,表現了詩人對人生的一種感悟和追求。最後兩句則體現了詩人對精神層面的追求,超越了對物質富貴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