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至汝陰三絕

水味甘於大明井,魚肥恰似新開湖。 十四五年勞夢寐,此時才得少踟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汝陰:古縣名,在今安徽阜陽。
  • 踟躕(chí chú):徘徊;心中猶疑,要走不走的樣子。

翻譯

這裏的水味道比大明井的水還要甘甜,魚就像新開湖的魚那樣肥美。十四五年都在睡夢中思念,到此時才得以稍微徘徊停留欣賞。

賞析

這首詩簡潔地描繪了汝陰這個地方的特色,強調了水的甘甜和魚的肥美,表現出詩人對這裏的喜愛和嚮往。「十四五年勞夢寐」體現出詩人對這個地方長久以來的思念和渴望,而「此時才得少踟躕」則生動地寫出了他終於到達此地後盡情欣賞的滿足感。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通過對比和直白的表述,深深地傳達了詩人的情感。

歐陽修

歐陽修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廬陵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唐朝)韓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12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