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道寄相送者

楚天風雪犯徵裘,誤拂京塵事遠遊。 謝墅人歸應作詠,灞陵岸遠尚回頭。 雲含江樹看迷所,目逐歸鴻送不休。 欲借高樓望西北,亦應西北有高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楚天:指南方的天空,這裏指的是作者即將離開的江南地區。
  • 風雪犯徵裘:形容嚴寒的天氣,風雪侵襲行人的衣物。
  • 京塵:京都的塵土,這裏代指繁華的城市生活。
  • 遠遊:遠離家鄉的旅行或任職。
  • 謝墅:地名,可能是指謝靈運的別墅,這裏泛指友人故鄉。
  • 灞陵岸:長安城外的灞水岸邊,古代送別之地。
  • 迷所:迷失方向或不知所措的地方。
  • 歸鴻:歸巢的大雁,常用來象徵遠方的思念和歸鄉之情。
  • 高樓:此處比喻眺望遠方的眼睛,也可能暗指友人所在之處。

翻譯

南方的天空飄着風雪,刺骨的寒冷讓我裹緊了征衣,本該留在京城繼續忙碌,卻因誤會而踏上了遙遠的旅程。想象着友人回到家鄉後,會如何吟詩回味我們的離別;即使我在灞陵岸邊揮手告別,目光仍久久地追尋着你的背影。看着江邊的雲霧繚繞,如同迷失在無盡的思緒中,我目不轉睛地追隨着歸雁,直到它們消失在視線之外。我想借高處的視野望向西北,也許在那遙遠的地方,你也正凝望着我所在的高樓。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歐陽修南征時的離別場景,表達了他對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對未知旅途的感慨。詩人運用了楚天、風雪、京塵等意象,渲染出一種蒼茫而又淒冷的氛圍,暗示了他此次出行的艱辛。而友人的回眸與歸鴻的意象,則寄託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故鄉的依戀。結尾的「高樓」互望,既是現實的遙望,也是心靈的交匯,展現了詩人深沉而細膩的情感世界。整首詩語言樸素,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歐陽修

歐陽修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廬陵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唐朝)韓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12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