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教和章狎至再用韻爲謝

平生故人誰綈袍,元龍湖海風裁高。 吟詩倉卒供十手,清水新淬龍文刀。 壯如沙場馳百馬,奇如甘蠅飛如射。 寒箋字字明華星,掩耳不及春霆驚。 一天風月四方錢,冷淡未必輸華鮮。 人生端有不朽事,虛名豈足驚烏鳶。 小年擔書走京國,腕中一筆萬斛力。 近來言語不驚人,出戶誰復思安仁。 何當解韉飼我驢,嬌兒喜歸爭挽須。 來時雪花大如席,繅車卷玉鳴桑枯。 一年春風又如客,山中無人吟不得。 煩君遠致北海秋,雁鶩行中洗朱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綈袍:tí páo,厚繒製成的袍子。
  • 元龍:即陳登,字元龍,東漢末年人。
  • 湖海:指浪跡江湖,不居廟堂。
  • 倉卒:cāng cù,亦作「倉猝」,匆忙急迫。
  • :cuì,把燒紅了的鑄件往水或油或其他液體裏一浸立刻取出來,用以提高合金的硬度和強度。
  • 龍文刀:古代名刀。
  • 甘蠅:古代善射的人。
  • 風月:清風明月,泛指美好的景色。
  • 烏鳶:烏鴉和老鷹,常比喻貪殘的人。
  • 小年:少年時代。
  • 京國:京城;國都。
  • :hú,舊量器名。
  • :jiān,墊馬鞍的東西。
  • 繅車:sāo chē,繅絲所用的器具。

翻譯

這輩子的老朋友們誰還記着那厚繒袍啊,元龍的湖海之氣風采超高。吟詩匆忙能供十人援手,就如清水剛剛淬鍊過龍文刀般。壯觀如沙場上奔馳的百匹馬,奇妙如同甘蠅的飛射之技。寒冷的信箋上字字如同明亮的華星,捂住耳朵也比不上那春雷般的驚人。一整天的美好風景四方的錢財,冷淡或許未必輸給華麗鮮豔。人生確實有不朽的事情,虛名哪裏能夠驚動那些貪婪之輩。年少時挑着書奔走京城,手腕中有如萬斛之力的一筆。近來的言語不能驚人,走出家門誰又會再想起安仁。什麼時候解下馬鞍來餵我的驢,嬌兒歡喜歸來爭着拉着鬍鬚。來的時候雪花大如席子,繅車捲動玉聲鳴響桑樹枯萎。一年的春風又如同客人,山中無人吟詩都不行。煩請你遠遠送來那北海的秋意,在雁鶩羣中洗刷那朱墨。

賞析

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對往昔友情、自身才華以及人生意義的思索。詩中用「綈袍」「元龍」等表達對故友的懷念和對其氣概的讚揚;以「龍文刀」「甘蠅」等作比,凸顯自己才華之出衆;強調人生有比虛名更重要的不朽之事。還回憶了少年入京的經歷,以及近來言語平淡的狀況。「雪花大如席」等描寫營造出特定的情境氛圍。最後表達希望友人帶來別樣氣息。整首詩情感複雜,內涵豐富,語句生動且富有表現力,通過豐富的意象和感慨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內心世界和對生活的感悟。

蕭立之

蕭立之,原名立等,字斯立,號冰崖,寧都(今屬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進士。歷知南城縣,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歸隱。有《冰崖詩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孫敏輯刊《冰崖公詩拾遺》三卷。事見本集末附蕭敏《識後》,明嘉靖《贛州府志》卷九有傳。 蕭立之詩,以《四部叢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爲底本。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 ► 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