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山其一

· 蔣堂
虎丘何爲山,鯨波涌而顯。 惟青鎮一隅,峙秀狀無限。 遙峯乃衆陰,四望拱孤巘。 上有梵王家,高壓長洲苑。 遊人接踵來,千里必重趼。 奔走趨層巔,凌競陟雲棧。 下瞰洞庭卑,傍睨靈巖淺。 巍乎屹寶閣,仰之目睛眩。 中有明光書,麗若日星烜。 三朝所祕藏,百靈共幽贊。 茲焉真福庭,瞻者皆色灑。 夐覺塵世非,恍如化城現。 塔頂拂彤霞,山腳環青圳。 北崖宿雪寒,東阜晨曦暖。 陰森巖腹空,詰屈廊腰轉。 秋磬落雲端,宵燈耿天半。 處者病惱蠲,來者鈍根遣。 予膺邦寄時,所歷遊屐遍。 不領旌旗行,恐驚禽鹿散。 捫蘿窮邃深,據檻望平遠。 尋幽既歡欣,訪古或興嘆。 葬金墳已隳,淬劍池猶漫。 冰霰凋古杉,朱丹浮斷簡。 珍重講石存,譏評鬼詩誕。 唐賢留風什,遺墨羅粉版。 險語悉冥搜,清景不可逭。 國朝有筆札,巖壁刻棱婉。 刀槊君謨書,龍蛇不疑篆。 二美賁禪扃,千古駭人眼。 於時出世師,淨住日營繕。 發緣善侶臻,畢力梓工僝。 紺宇生光輝,勝概如採絢。 海衆鹹安棲,宗風愈恢闡。 迦陵覺音清,石室驚籌滿。 自惟掛纓歸,心與紛拿斷。 每來尋香剎,常得峨野弁。 久留蓮漏移,相接犀談款。 露井汲雲漿,冰瓷試芳荈。 最憐草樹春,幾愛煙嵐晚。 願借一庵名,於茲修止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1. 鯨波:巨浪。
  2. 崛(zhì)秀:特出秀麗。
  3. 孤巘(yǎn):孤立的山峯。
  4. 梵王家:指佛寺。
  5. 長洲苑:古苑名,故址在今江蘇蘇州西南、太湖北。
  6. 重趼(jiǎn):指手腳上的層層老繭,形容旅途辛苦。
  7. 凌競:形容行走艱難。
  8. 陟(zhì):攀登。
  9. 傍睨(nì):斜着眼睛看。
  10. 烜(xuǎn):明亮。
  11. 夐(xiòng)覺:大覺,猶言很強烈地感覺到。
  12. 化城:一時幻化的城郭。佛教用以比喻小乘境界。
  13. 青圳:這裏指青山環繞的水渠。
  14. 詰屈:曲折。
  15. 蠲(juān):除去、免除。
  16. 鈍根:佛教語,指根性愚鈍,難以領悟佛法。
  17. 膺邦寄:擔當國家的重任。
  18. 尋幽:探尋幽靜的地方。
  19. 隳(huī):毀壞。
  20. 淬劍:鑄劍時把燒紅的劍放入水中冷卻。
  21. 險語:奇特不凡的文辭。
  22. 冥搜:盡力尋找,深入探究。
  23. 逭(huàn):逃避。
  24. 棱婉:指書法線條剛柔相濟。
  25. 賁(bì):裝飾。
  26. 禪扃(jiōng):禪房之門。
  27. 僝(zhuàn):具備,完成。
  28. 紺(gàn)宇:即紺園,指佛寺。
  29. 海衆:指衆多的僧人。
  30. 宗風:佛教某一宗派的獨特風格、傳統。
  31. 迦陵:指迦陵頻伽,佛教傳說中的一種神鳥,鳴聲美妙。
  32. 掛纓歸:辭官歸隱。
  33. 犀談:猶清談。
  34. 蓮漏:古代計時器。
  35. 止觀:佛教修行的重要方法。

翻譯

虎丘爲什麼被稱爲山呢?是滾滾巨浪涌起才讓它顯露出來。它憑藉那一抹青蔥鎮守着一方天地,山勢特出秀麗,狀貌無窮。遠遠眺望,衆多山峯都在它廕庇之下,四周環顧,山峯拱衛着這座孤立的山峯。山上有佛寺高聳,其氣勢凌駕於長洲苑之上。

遊人接連不斷地前來,哪怕路途遙遠千里,腳上磨出層層老繭也不辭辛勞。他們奮力奔走登上山巔,艱難地攀爬那入雲的棧道。站在山上往下俯瞰,覺得洞庭山都很矮小,斜目旁視,靈巖山也顯得淺平。

那高聳的寶閣屹立着,仰頭望去讓人眼睛發花。寶閣之中有光芒明亮的書籍,亮麗得如同天上的日月星辰閃耀。它們是歷經三個朝代祕密珍藏之物,有各種神靈暗中護佑。這裏真是福地啊,前來瞻仰的人都神色爲之清爽。

大家強烈地感覺到塵世與此處大不相同,彷彿進入了幻化的仙境。虎丘的塔頂輕拂着紅色的雲霞,山腳四周青山環繞還有圳水蜿蜒。北面山壁上冬天的積雪帶着寒意,東邊山崗籠罩在清晨溫暖的陽光裏。巖腹深邃而陰森,廊腰曲折迴轉。秋天寺院的磬聲彷彿從雲端飄落,夜晚寺中的燈火在半空中閃爍。

在這裏修行的人病痛煩惱得以消除,前來的人愚鈍的根性也會消解。我擔當國家重任的時候,曾遊遍此地。出行時不帶領旌旗等儀仗,就怕驚散了山中的禽鹿。我抓着藤蘿探尋深邃的山洞,靠着欄杆眺望平曠遼遠的景色。搜尋幽靜之地內心滿是歡欣,尋訪古蹟時有時也會發出感慨。

當年埋葬金子的墳塋已經毀壞,曾經用來淬劍的池子依然水波盪漾。冰雪讓古老的杉樹凋零,陳舊的書簡上彷彿還留存着硃紅色的痕跡。幸運的是講經的石頭還在,那些關於鬼詩的傳說實在荒謬。唐朝賢人的詩篇流傳下來,遺墨佈滿粉版。那些奇特的語句需要盡力探尋,清麗的景緻實在無法迴避。

本朝也有名家筆札,巖壁上刻着剛柔相濟的文字。蔡襄那如刀槊般剛勁的書法,李不疑如龍蛇般奔放的篆書。這兩種絕妙的書法裝飾着禪房之門,真是千古罕見,令人稱奇。

當時有道高僧淨住每日精心修繕寺廟。因爲他的善緣,衆多善侶前來相助,工匠們盡力工作使工程得以完成。寺院煥發着光輝,美好的景緻如同色彩絢爛的畫卷。衆多僧人都安詳棲居於此,佛教的宗風更加發揚光大。那美妙的誦經之聲清朗悅耳,寺院中修行的氛圍濃厚。

我辭去官職歸隱後,心思不再受塵世紛爭干擾。每次來到這佛門聖地,常常頭戴山野之人的帽子。久久停留間,時光悄悄流逝,與寺中高僧清談十分暢快。從露井中汲取清涼的泉水,用潔白的瓷碗品嚐芳香的茶。最喜愛春日裏繁茂的草樹,也十分欣賞傍晚時分的煙靄霧氣。真希望能借一間庵室,在此修習止觀之法。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虎丘山的自然景觀與人文底蘊。開篇點明虎丘山的由來,「鯨波涌而顯」展現其不凡身世。接着生動刻畫虎丘山的秀麗身姿,「惟青鎮一隅,峙秀狀無限」,寫出它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優美的形態。詩人對山上的景物描寫入微,從山頂的梵剎、閣中珍藏,到山下的亭臺、四季景色,全方位呈現了虎丘山的魅力。

在人文方面,詩中提及衆多歷史遺蹟與名人題刻,如葬金墳、淬劍池、唐賢的詩、本朝名家書法等,賦予虎丘山深厚的文化內涵。同時,詩人融入自己的遊覽感受與人生感悟,表達對歸隱生活的嚮往和對佛法的尊崇。整首詩將寫景、敘事、抒情、議論融爲一體,格律嚴整,詞句優美,不僅是對虎丘山的讚歌,也是對自然、歷史、人生的深刻思考。

蔣堂

宋常州宜興人,字希魯,號遂翁。真宗大中祥符五年進士。歷任知縣、通判、知州。召爲監察御史,遷侍御史。累知應天府、杭州、益州等地。以禮部侍郎致仕。爲人清修純飭,好學,工文辭,有《吳門集》。今存《春卿遺稿》。 ► 53篇诗文

蔣堂的其他作品